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有福之州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华人 > 社会 > 正文

中国人为何无缘诺贝尔经济学奖?让奖牌再“飞一会儿”

2019-10-16 12:25  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 

 中国人为何无缘诺贝尔经济学奖?

  作者:郭佩珊、董寒阳

  当地时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三位美国学者“以实验性方法致力于减轻全球贫困”,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消息一出,中国网友坐不住了:说到减贫的成就,谁能比得上中国?

点击进入下一页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评论截图
 

  的确,根据《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过去40多年,中国共减少贫困人口8.5亿多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

  但据统计,诺贝尔经济学奖开奖51年来,获奖者多来自欧美,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华人经济学家“颗粒无收”。

  为何华人一直无缘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该奖项上实现“零的突破”还远吗?

  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如何缔造?

  已故诺奖得主弗里德曼曾说,谁能解释中国经济的发展奇迹,谁就能获得诺贝尔奖。

  然而,有分析称,中国改革开放后,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的几十年高速发展中,包含了太多超出纯经济范畴的因素。国际经济学界目前难以给出完全、充分的解释。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得奖者。

  但对于年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而言,理论所解释的现象越重要,越容易获奖。例如,2012年获奖的美国学者罗斯和沙普利,用博弈论的方法,有效解释了价格失灵情况下的市场配对现象。

  换言之,中国如何实现经济腾飞,并非用一项理论就能完全阐释清楚。

  华人缺席 也有经济学奖自己的“锅”?

  或许有人会问,经济学的领域如此广泛,包括发展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转型经济学等等,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华人为何一直难以实现“零的突破”?

  这可能与诺贝尔经济学奖本身的“特性”有关。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8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得主、瑞典王室成员与众多名流出席2018诺贝尔奖晚宴。

  ——评审具有“滞后性”

  报道称,负责评奖的瑞典皇家科学院担心“看走眼”,有时会把考察期拉长至数十年。正因如此,历年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接近67岁。

  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斯特伦伯格曾表示,目前的获奖者,大多是在上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就在经济科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那时的中国经济理论,并不像现在这么繁荣。

  此前,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也曾表示,“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学家会得诺贝尔奖, 但大概不是我这一代人,应该是我的学生,或是我学生的学生那一代。”

  那么,何不让奖牌“再飞一会儿”?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

  ——评判规则“西方化”

  中国人无缘经济学奖的另一个原因,普遍被认为与该奖项的“评奖规则”有关。

  虽然诺贝尔官网上写明,评选对象是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研究者,可51年来,84位经济学奖得主中,绝大多数来自欧美。

  稍早前,林毅夫曾公开谈论自己为何无缘得奖,他表示,有资格进行提名的1500人中,大部分来自欧美国家。中国经济学家虽也有机会被推荐,但票数很少,无缘进入小名单。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诺贝尔经济学奖首对夫妻得主埃丝特·迪弗洛和阿比吉特·巴纳吉。

  据了解,受此限制的不仅是中国,即便是21世纪以来,几乎“一年获一项诺奖”的日本,也一直在经济学奖中“铩羽而归”。

  截至目前,日本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次数也为0。有分析称,日本经济模式不符合西方经济学理念,所以被排除在外。

  但尽管如此,林毅夫仍然倡导,中国的经济学家应该研究中国本土的经济现象。他表示,这样的研究成果,就是对人类知识的增量做出创新性贡献的成果。

  何时实现“零的突破”?

  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阿勒玛斯教授曾预测,在未来5年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将出现中国学者的身影。

  近年来,中国经济学家的声音逐渐被世界听到。

  据统计,1980年到2017年间,共有43位中国经济学家在顶级经济学期刊《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论文,位于世界第13位。相比20世纪90年代初,仅有林毅夫一人的状况,已实现“质的飞跃”。

  此外,中国经济学家研究的所有制结构理论、价格双轨制理论、收入分配理论,都是对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与贡献。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哈特,在颁奖仪式上展示获得奖项。

  斯特伦伯格也曾表示,“假以时日,中国人或华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应该不是意外事件。”

  目前,有学者预测,未来中国经济学家最有可能在发展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转型经济学等领域,取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零的突破”。

  明天会更好吗?我们翘首以待。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佩洛西团队对弹劾特朗普存分歧 众议院不进行全体投票
下一篇:纽约华埠日落公园旁将新设游民所 2019年启用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