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财经 > 商贸 > 正文

日本大力支持电池产业:计划2030年占全球20%市场份额

2022-04-25 18:22  澎湃新闻   - 

日本大力支持电池产业:计划2030年占全球20%市场份额

据NHK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近日表示,未来日本将以中韩两国为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电池产业,计划到2030年将日本电池产能提升至600GWh,占据全球20%的市场份额。

在最近一次讨论电池战略的会议中,日本经济产业省将“增强国际竞争力”确立为电池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中韩企业都在积极投资电池,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日本也需要向前迈出一步,提供坚实的支持。”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表示。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计划,到2030年,日本电池厂商的国内产能将从目前的20 GWh左右提高至150 GWh,日本电池厂商的全球产能将从目前的60-70GWh提高至600GWh,全球市场份额将提高至20%。此外,该计划还提出在2030年前后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全面商业化。

据估算,600GWh相当于800万辆电动汽车所需的产能。按照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规划,日本电池厂商需在8年之内将产能提升10倍左右。

目前,电池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两大方面。经济产业省表示,电池是日本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因为它们是汽车和其他移动设备电气化的最重要技术,对于调整电力供需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也至关重要。

经济产业省计划在今年夏天制定出最终版本的电池战略以及政府的具体支持措施,其中可能包括对蓄电池业务进行补贴制度。

“我们将加大支持力度,帮助日本电池行业恢复全球市场份额,”METI电池产业办公室主任武尾伸隆(Nobutaka Takeo)告诉媒体,“在过去几年里,这个行业在与中国和韩国的竞争中失去了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日本电动汽车电池的全球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40%下降至2020年的21%,储能系统电池的全球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27%下降至2020年的5%。

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显示,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分别为: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比亚迪、SK On、三星SDI、中创新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远景动力、蜂巢能源。

该榜单数据显示,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最高的前十家企业大多来自中国和韩国,其中共有6家中企、3家韩企、1家日企。

日本电池企业松下位列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三名,仅次于中韩两国两大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和LG新能源。该企业去年的装机量为36.1GWh,市场占有率为12.2%,相比2020年下降超过6个百分点。日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景气度扩大了对电池的需求量,除了电池厂商以外,日本三家主流车企也在加码动力电池,并将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作为电气化转型的重要方向。

根据三星SDI的数据,目前日本占据全固态电池技术相关国际专利的68%,位居全球第一,其次是占比16%的美国和占比12%韩国。其中,日本丰田集团拥有超过1000项固态电池专利。

据丰田计划,到2030年前共计投入1.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60亿)用于开发动力电池及其电池供应链,预计在2025年前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小规模量产。

4月11日,日产汽车正式公布叠层软包全固态电池电芯的试点生产设施,计划于2024年建成一条生产线并投入使用。日产此前宣布,计划到2026财年共投入14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9亿元)用于固态电池研发,到2028财年实现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并在推出首款搭载日产全固态电池的电动车型。

4月12日,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本田宣布未来10年在电动化和软件技术领域投入约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40亿元),以加快电动化进程。同时,本田计划投资4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建设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

近年来,采用锂、钠制成的玻璃化合物作为传导物质的固态电池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更适合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热稳定性能显著优于液态锂电池,且续航更长、体积更小。据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预计达500GWh,市场规模在3000亿元以上。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欧盟据称考虑重启与印度的贸易谈判 以使印度降低对俄罗斯的依赖
下一篇:油价涨势即将结束?石油巨头高管们一季度纷纷忙着套现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