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财经 > 商贸 > 正文

中美贸易谈判中,美国谈判代表的“鸽”与“鹰”:谁主导了第一阶段中美贸易

2020-01-29 12:53   美国新闻网   - 

据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1月9日报道,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于1月13日至15日率团访问华盛顿,与美方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据悉,这是中美两国于2019年12月13日时宣布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以来,首次正式宣布签署协议的时间。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Trump)曾透露,中美将于1月15日签署一项“非常大且全面”的贸易协议。种种迹象表明,中美贸易谈判第一阶段协议,在经过12轮漫长的谈判之后,即将成为既成事实。

中美贸易谈判中,美国谈判代表的“鸽”与“鹰”

过去两年,中美贸易战边打边谈。在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战中,两国之间因国家利益平衡需要,贸易战边打边谈,共进行了12轮的贸易谈判。
而在中美两国贸易谈判过程中,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照片,除了特朗普,外界最熟悉的画面是三个人的合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身旁站着美国财长姆努钦和贸易代表莱特希泽。

【刘鹤(中)、莱特希泽(左)和姆努钦(右)】

这种组合时常让外界感到疑惑,因为像中国一样,派出一名谈判负责人是国际场合通行做法;而美国却派出两人进行双头领导——美国总统到底听谁的建议?
究其原因,姆努钦和莱特希泽两人,其实背后分别站着白宫国家经济会议主席库德洛,与白宫贸易与制造业政策办公室主任纳瓦罗。
【深耕华尔街的姆努钦(左一)和罗斯(左二)成为对华温和派;莱特希泽(右二)和纳瓦罗(右一)则成为对华强硬派。
他们代表两股力量,在美国媒体的叙述中,是温和派与强硬派,在中国媒体的语境中,他们是白宫中的对华“鸽派”与“鹰派”。
对此,有专家表示,特朗普在贸易上是个资深鹰派,他的官员软硬只是相对而言,总体上比奥巴马时期的对华贸易政策强硬得多。
而在过去两年的不同阶段,温和派与强硬派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相继占据上风。

安德思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陆修泉(Brock Silvers) 对分析称,特朗普在两派之间不时转换,而最近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代表温和派胜出。中美贸易谈判的终局如何,也将在两派的博弈中决定。

强硬派:经济学家与谈判专家

一把印有“中国制造”的匕首,“噗嗤”一声插进一块美国地图形状肉块,血液横流,染红荧幕,接着标题浮现——“Death By China”(致命中国)。

这是2012年上映的纪录片《致命中国》的开头,影片导演是一位"经常被美国主流经济学家嘲笑不懂经济学"的经济学家,名叫彼得·纳瓦罗,是华盛顿的一名“反华军师”。他在特朗普执政后成为白宫贸易与制造业政策办公室主任。
此前一年,他出版了同名书籍《致命中国》,称中国操纵汇率,滥用贸易政策,以及售卖质量堪忧的致命消费品,终将威胁21世纪美国经济的支配地位。纳瓦罗对贸易全球化极尽批评。
然而就在2019年10月份,据美国多家媒体报道,在被澳大利亚学者揭发后,彼得·纳瓦罗终于承认,在其《致命中国》等多部书籍中出现的那个极度敌视中国的“经济学家”罗恩·瓦拉(RonVara),其实根本不存在,而是他自己姓氏(Navarro)的谐音。
不过,纳瓦罗对自己的造假行为很不以为然,甚至大言不惭地说罗恩·瓦拉是他“多年来使用的异想天开的笔名,用于表达观点和纯粹的娱乐价值,而不是事实的来源”,并欢呼“终于有人发现了这个隐藏多年的笑话”。
在美国不少经济学家看来,纳瓦罗的贸易观点处于学术主流的边缘地带,具有很强的误导性。
出生寒苦,但拥有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长期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执教的纳瓦罗向来不甘平庸。他深知,要在鱼龙混杂的美国政界出人头地,就必须言行出位,大胆搏击,这样才有可能觅得机会。
于是,现年70岁的纳瓦罗,在经过深入思考后,将攻击目标对准国力蒸蒸日上的中国。纳瓦罗的这些对华“致命”观点与主张,在极右翼美国精英和民众中颇有市场。
因其有关中美经贸关系的一系列主张与总统特朗普不谋而合,纳瓦罗获得“千载难逢”的机会,一跃成为“最擅长将特朗普的直觉政策化”的白宫幕僚第一人。就是这样,以这种方式改变了这位“边缘经济学家”的人生走向。而且,他在《致命中国》里所列的“药方”摆上了中美谈判桌。
和纳瓦罗持有相似观点的美国贸易官员并不罕见,莱特希泽就是一位。
1980年代,莱特希泽就是里根时期的贸易副代表。
当时已经崛起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在电子、电器和汽车领域开始在全球攻城略地。美国掀起一轮狂热的贸易保护潮,甚至有议员当着媒体镜头砸毁日本车,以表达反对不公平贸易的决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年仅仅30多岁的莱特希泽走向谈判桌,用301调查和关税等手段,最终逼迫日本施加出口限额。

对里根颇为崇拜的特朗普,在2017年上任伊始就启用莱特希泽,他的任命在参议院以82-14票获得通过,这在特朗普提名的官员中颇为罕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党都希望这位强硬的谈判老手来对付与中国的贸易纠纷。

温和派:商界金融界代表

相比莱特希泽,被视为温和派人物的美国财长姆努钦的任命显得尴尬得多——姆努钦在参议院仅仅以53-47票勉强通过。

或许这与姆努钦的金融背景不无关系——从耶鲁毕业后,姆努钦在高盛任职17年,最高职位是高盛的首席信息官,然后他在多家对冲基金公司任职,在华尔街根基深厚。
相似背景的还有同时上任的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由于在钢铁、煤矿等行业长袖善舞,重组不同破产企业并从中获利,他曾经获得“破产大王”的绰号。
“纳瓦罗和莱特希泽当然是强硬派,而姆努钦更像是一个全球主义者,支持自由贸易。罗斯更像是一个不确定的变数,有时他表现得很激进,有时又扮演一个妥协者。”陆修泉(Brock Silvers)表示,但另一方面,他们都是极其高效的谈判者,不像奥巴马时期的谈判团队,后者追求自己目标时不愿意冒任何风险。
“更重要的是他们四个都是忠实于特朗普的行政官员,而特朗普几十年来一直是贸易上的鹰派。”
这或许可以解释谈判初期美国鹰派的强势。
一般而言,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由美国财长和商务部长共同制定,罗斯和姆努钦因此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第二轮和第三轮分别参加与刘鹤的会谈。但第五轮,莱特希泽空降,成为重要的谈判议程主导者。双头制贸易谈判代表就此形成。
据悉,在前十轮谈判中,美国强劲的经济和就业数据,对白宫鹰派而言是重要的底牌,他们自信的认为,对中国不断加码关税压力,极限施压,最终会使中国屈服。
然而,这种策略似乎不再管用,中国顶住压力,并未作出过多让步,谈判长时间停滞;另一方面,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以及特朗普遭遇弹劾,使得鹰派主导的策略开始发生动摇。

2019年10月10日,中美再启谈判,这一次,姆努钦和库德洛为代表的温和派,开始发挥作用。最终第一阶段的协议被证明,特朗普似乎在向温和派的政策倾斜。

中美贸易战将走向何方?

虽然第一阶段协议即将签署,但关税依然没有全部取消,贸易战远未结束。

香港交易所主席李小加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将美国在贸易谈判的诉求分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贸易其实是钱的问题,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不是大问题,可以达成一个协议。

第二层面是改变行为,美国想让中国停止知识产权侵权等行为;停下来未尝不是好事,不过需要点时间,如果这是美国人想要的,也还是有达成协议的可能。但会痛一些,时间久一些。
第三层面,则是更根本性的改变,可以比喻成从此必须去教堂,你的孩子必须按照某种方式来教育,你必须停止吃中餐,对于中国而言,那些绝对不会接受。(比如,改变国企为主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模式。
 
如今,第一阶段基本是在第一层面。而从纳瓦罗等鹰派观点出发,所希望达成的应该在第二和第三层面都做出切实改变,温和派可能更倾向于满足第二层面需求后,就可达成下一阶段的协议。
陆修泉(Brock Silvers) 也判断,“如果第一阶段协议未能达成美国发起贸易战的最初原则,那么,特朗普如果成功连任,贸易战可能会卷土重来。”
目前,第一阶段协议即将签署,也将为中美贸易战暂时划上休止符。
而至于中美之间要达成全面协议,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短时间内达成可能性十分渺茫。以贸易战为显性形式的,世界第一大国和世界第二大国之间的“世纪博弈”,即将进入全新的战略相持阶段——这一阶段中美之间的关系,既不会回到贸易战开打之前,但也不至于走向全面对抗,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
但中美贸易战的你来我往,让中美各自的诉求和底线更加明晰。可以说,中美贸易战已经成为中美彼此重新认识和适应彼此的开始。未来,这样的交锋可能还会再来几次,中美双方才可能找准彼此的位置。无论是对于美国还是中国,这场贸易战所带来的将会是改变——彼此的重新自我认识和相互“重新”认识。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USMCA取得突破 美国两党达成新的贸易共识
下一篇:十年回顾 | 中美关系转折点,未来将走向“新冷战”?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