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25日凌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由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团队的研究人员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lipid and ligand regulation of serotonin receptors”。该项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导了三种5-羟色胺受体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揭示了磷脂和胆固醇如何调节受体功能,以及抗抑郁症药物阿立哌唑(Aripiprazole)的分子调节机制。
5-HT1A、5-HT1D和5-HT1e受体与配体和Gi蛋白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
为了开发更有效且毒副作用更低的治疗药物,研究团队采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首次解析了上述三种5-羟色胺受体结合不同配体的冷冻电镜结构。
5-HT1A受体的磷脂和胆固醇调节。
研究发现,磷脂分子PI4P能结合于5-HT1A受体和G蛋白的相互作用界面。多个胆固醇分子结合在受体的跨膜区,直接参与了受体的激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