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关注 > 健康 > 正文

儿童保健品别成“坑娃品”

2019-08-16 11:42  人民网   - 

9岁的成都男孩浩浩,遇到了这个年龄和性别不该有的尴尬,他的胸部竟然开始发育了。经医生诊断,孩子是因为吃了含有过量激素的保健品。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增高的、补钙的、益智的……形形色色的儿童保健品被爱子心切的家长们送进孩子的口中。和老年人往往被套路购买保健品不同,儿童保健品多是家长主动选择,虚假宣传、随意忽悠让家长心甘情愿慷慨解囊。

家长为孩子购买保健品的初衷可以理解,就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而且,从市场来看,也不乏名目繁多的儿童保健品,补充微量元素的、保护肠胃健康的、健脑的、增强免疫力的……一些药店、母婴店也往往将其放在醒目位置,即便价格不菲,家长也毫不吝惜,毕竟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花再多的钱也舍得。

不过,家长的消费初衷虽不错,但专家的建议也不妨听听。据介绍,合理饮食、正常发育的孩子一般并不需要额外服用保健品。过多摄入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都可能产生负面作用,有的保健品还含有激素,过量服用会对孩子成长造成损害。由此可见,儿童保健品并非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要因人而异,且有必要遵从医嘱。

除去家长理智消费,市场监管执法力度也不能疲软。广告法明确规定,保健品的广告不能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能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能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等。对于市场中存有上述行为的,相关职能部门就须依法跟进,唯有商家老老实实做生意了,才能避免儿童保健品成“坑娃品”。

另外,相关知识的普及也很有必要。一些家长之所以抱着“只要是对孩子有益的东西,我们都愿意尝试”的理念,很大程度在于自身科学育娃知识的欠缺。比如,乱用保健品,很有可能吃出性早熟、吃出血钙高、吃出肠胃病等等。所以,这些常识理应深入民间,进入每个人家庭。

再者,需要保健品行业企业增强自律。比如,在消费者购买前,有必要多些善意提醒,引导消费者科学适量购买,以防范不理智购买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今年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提出要开展特殊食品监管专项行动,聚焦“一老一小”,加大对保健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抽检力度。不难发现,伴随着国家对保健品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市场会越来越规范,但是对于家长而言,也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别真让儿童保健品成“坑娃品”。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盘腿检测髋关节腰椎病 运动处方还能治小病
下一篇:更年期要学会“三防三注意”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