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8日23时,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等团队的研究人员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题为“Lenghu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s an astronomical observing site”。
作者群像。中间是一幅全天相机图像,图右上侧可以看到2020年最亮的彗星NEOWISE/F3。研究团队供图
研究团队在青藏高原寻觅到一个新的潜在天文观测点——冷湖天文观测基地。该台址坐落于冷湖镇附近赛什腾山区域的一处峰顶,海拔4200多米,可以和夏威夷莫纳克亚(Mauna Kea)这样举世公认的最佳天文台址比肩。
冷湖台址地理位置。
“综合来看,这是一个世界级的天文观测台址。”论文通讯作者之一、同时也是第一作者的邓李才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笃定地表示。
冷湖台址和世界其他知名天文台址参数比较。
这项研究的数据覆盖2018年至2020年的整整3年时间。监测数据显示,冷湖台址的优质晴夜时间占比为70%,略低于Mauna Kea(76%)、Cerro Paranal(71%)、La Palma(84%)这三个站点。关键参数视宁度的中位值是0.75角秒(1度=60角分=3600角秒),大约75%的数据低于1角秒。值得骄傲的是,冷湖与世界上其他已知最佳观测点的总视宁度对比仍有着优势。相较而言,冷湖的视宁度中值与Mauna Kea相同,均为0.75角秒,而比Cerro Paranal(0.80角秒)和La Palma(0.76角秒)的视宁度中值则要更好。
在其他数据方面显示,冷湖台址夜间可沉降水汽柱密度在2毫米以下的时间占比(55%)优于Mauna Kea(54%),远优于智利和其它地区的大型光学天文台。温度方面,实际测量显示,夜间台址点气温起伏(峰谷差)中位值仅为2.4度,这意味着地面层的大气非常稳定。该区域的风以西北方向为主导,风速的中位值为4.5米/秒。
赛什腾山建设工地沐浴在日落的余晖中,水平线之下是略带浮尘的柴达木盆地,一望无际。研究团队供图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711-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