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展出的霸陵半塑陶俑,它的颈部戴一刑具“铁钳”,通俗地叫“刑徒俑”,这与汉景帝阳陵刑徒墓地出土骸骨两相参照,印证了汉代帝陵修建使用服刑人员作为重要劳动力的历史事实。半裸半塑的做法,很可能是汉初全塑陶俑与景帝阳陵全裸着衣式陶俑之间的发展过渡,弥补了两类陶俑之间发展演变的缺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铜漏壶是汉代流行的计时器,这是在夜晚或阴雨天计量时间的。在景帝阳陵、武帝茂陵等帝陵陵区都发现过,但汉文帝陵园出土的特别完整,是极其珍贵的同类实物。考古人员开玩笑说,在汉文帝霸陵地下宫殿内也实行“朝九晚五”。
而霸陵附近汉文帝母亲薄太后南陵外藏坑出土鎏金车马器,大量运用鎏金技法,纹饰、图像精美异常,部分构件内还有木质残存,这说明薄太后南陵以真车随葬,成为汉代高等级墓葬“外藏”制度的重要物证。
汉文帝霸陵考古纠正了长期以来汉文帝霸陵位于白鹿原凤凰嘴的惯性认知,为西汉帝陵制度沿革填补了至关重要的一环。汉文帝刘恒与汉景帝刘启为父子关系,史料记载他们治国方略一脉相承,为西汉盛世奠定了坚实经济基础。考古发现证实,文帝霸陵与景帝阳陵在物质遗存与制度文化层面亦呈现继承与发展的递变关系。在《西汉帝陵考古成果暨致敬考古百年展》中诠释霸陵考古发现、展示霸陵出土文物,有助于彰显西汉“文景之治”治世背景下的时代脉搏,解读其在西汉帝陵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