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350余件瓷器为媒 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空明流光

2022-08-19 10:55  四川日报   - 

  五大名窑首度汇聚西南地区

  350余件瓷器为媒 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空明流光

  品茶饮酒、熏香插花……瓷器的身影遍布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充满智慧的华夏先民开始烧制陶瓷,创造出独属于东方色彩的原始气质。经过两千多年的漫长蝶变,瓷器制作在宋代迎来高峰。

  8月6日,“空明流光——宋瓷·五大名窑特展”在成都博物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350余件极具代表性的瓷器精品、40余件一级文物和大量新近出土的重要考古发现,为广大观众串联起一条由唐至清的瓷器发展脉络。而作为宋至明清御用瓷器代表的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五大名窑瓷器,也在此次展览中首度汇聚于西南地区。本次展览预计持续至今年10月。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博

  “五色陶烟染繁华”

  瓷器与宋人风雅生活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关于中国古典瓷业初成的故事,从两件精美的唐代瓷器精品说起。越窑秘色釉八棱净瓶与邢窑白釉“盈”字款执壶,鲜明地展示出经历上千年发展,而在隋唐时期最终奠定的“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

  成都博物馆副馆长、“空明流光——宋瓷·五大名窑特展”总策展人黄晓枫告诉记者,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不断证实,大约从唐代开始,瓷器已成为当时人们最常用的生活器具,“伴随着瓷器生产与使用的推广,人们开始关注瓷器的造型与釉色之美,出现了对于不同地区所产瓷器的评价与欣赏,瓷器的生产制作也越来越多地与文化表达、审美诉求联系起来。”

  时间进入宋代,隋唐时期发展出的聚集性、专门化的瓷器生产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伴随城市生活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繁荣之下,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形成新的手工业格局。进入展厅的第一单元,一件北宋耀州窑青釉镂孔复层式熏炉首先映入眼帘,香炉由内层炉体、筒形镂孔套和喇叭形高圈足三部分构成,以釉黏合,体现出宋代瓷器高超的技术水准。而另一件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剔刻折枝荷叶莲花纹鼎式炉则体现出宋人审美兼具的复古与创新,“这件鼎式炉的造型毫无疑问是在模仿商周时期的青铜鼎,但具体到炉外壁上的装饰,则又是宋代流行的纹样,透过这件瓷器,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审美的多元化特征。”

  根据《梦粱录》等多种文献记载,斗茶、焚香、插花和挂画被宋代文人视为“四大雅事”,而这四大雅事中,瓷器都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本次展览的宋瓷单元,就借助多个场景,集中展出精美的茶具、香炉、花瓶,以及有文房“第五宝”之称、为染墨濡笔盛水的水盂,还原瓷器与宋人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宋代,瓷器除了受到文人的喜爱,也成为老百姓家中的重要日用器具,这就催生出大范围、大规模的瓷器制造,形成耀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磁州窑、建窑、吉州窑、钧窑、定窑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名窑。”

  黄晓枫表示,不同的使用人群又有着不同的功能追求和审美情趣,这就使宋瓷中既有满足文人情操、色彩淡雅、造型婉约的“大雅”之瓷,也有满足市井百姓、用色相对大胆、造型更为简约的“大俗”之瓷,比如本次展出的一件磁州窑所产的碗盏,在素色的碗内壁上,饰以鲜红色的花朵图案,或许这种碗,就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汴梁市井的“流行款”。

  “云在青天水在瓶”

  进入皇家视野的五大名窑

  “宋代瓷业呈现出名窑辈出的繁荣局面,民间对瓷器的热爱也影响到皇室,一些高质量瓷器进入皇家视野,官府、宫廷逐渐介入瓷器生产,出现了贡御瓷器和专供宫廷使用的官窑。”黄晓枫介绍,其中,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瓷器因其精良的工艺、风雅的造型和优美的釉色备受追捧,在后世收藏中被推崇为五大名窑。

  五大名窑中,最先获得北宋皇室青睐的是窑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定窑。“定窑是当时北方著名的白瓷窑厂,有‘颜色天下白’的美誉,这也体现出隋唐时期奠定的‘南青北白’格局,宋代仍然在延续。”此次展出的定窑瓷器以白瓷为主,也有名贵的红釉瓷器。“由于定窑的瓷器主要是用于销售,为扩大产量,采用覆烧法进行烧制,烧出的瓷器口沿露出胎骨,称为芒口,这是我们现在看定窑瓷器时值得注意的一个特点。”

  北宋朝廷因定窑瓷器有芒口、不堪用,遂又命汝州窑厂烧造青釉贡瓷。汝窑贡瓷以胎质细洁、造型工整、釉色典雅闻名。“汝窑独创纯正的天青釉色,釉面上多有细碎繁盛的开片,宛如鱼鳞或冰裂。”黄晓枫表示,本次展出,一件出土于河南宝丰清凉寺遗址的汝窑天青釉莲瓣鸳鸯钮熏炉被学者们普遍视为是北宋汝官窑的产品,其造型繁复细致,釉色则让人想到“雨过天晴云破处”的色彩。另一件非常有代表性的展品是汝窑天青釉椭圆形水仙盆,“在这件水仙盆出土前,被各大博物馆收藏的汝窑椭圆形水仙盆仅6件。这件出土于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的水仙盆,造型、体量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汝窑椭圆形无纹水仙盆相近,釉色典雅含蓄,尤为珍贵。”

  除了原有的名窑贡御,两宋皇室也通过开设官办窑厂的形式,生产专供皇室使用的瓷器。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宋代共设有北宋汴京官窑及南宋修内司官窑、郊坛下官窑三座以贡御为主的官办窑场,故而“官窑”成为这三座窑场的特有称谓。本次展出的官窑青釉葵花式洗和官窑青釉暗龙纹洗,均是南宋官窑的代表性瓷器,其造型古典文雅、釉色温润如玉,加之自然成趣的开片,让观众得以一览南宋官窑的高超技艺。

  哥窑,又被称为哥哥洞窑、哥哥窑,在南宋官窑之后发展起来,其所烧造的器物造型古朴、端庄、浑厚,釉面润泽如酥,表面大多布满不规则、深浅大小不一的开片,趣味天成。元代孔齐在《静斋至正直记》中谈及“哥哥窑”时,称其“绝类古官窑”,这一评价道出哥窑瓷器与官窑瓷器的相似性,历来瓷器爱好者中也有“官哥不分”的说法。本次展出的哥窑青釉双耳簋式炉、哥窑盘等文物表面,均能看到由黑色的粗“铁丝”状和土黄色细“金丝”状的片纹交织的情况,这种由于瓷器冷却时瓷胎与釉质收缩系数不一而造成的“金丝铁线”,伴随着时代审美方向的变迁,渐渐从缺陷变为瓷器美的一部分,在官窑与哥窑瓷器中均有体现。

  五大名窑中最后进入皇家视野的是窑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境内的钧窑。钧窑工匠通过改进釉料中的掺合物,以及对氧化铜呈现红、蓝等颜色的烧制技术的掌握,创造出更加绚烂多姿的窑变釉色,是古代制瓷工艺的巨大突破。本次展出的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其蓝如天、其红似霞,体现出极高的艺术表现力。与官窑、哥窑等一样,钧窑瓷器上同样有特别的片纹,但由于钧窑瓷器釉质较厚,开片产生后又有尚未冷却的釉水浸入,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蚯蚓走泥纹。“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一些钧窑瓷器的底部,发现汉字的数字标识,其中标号为‘一’的均为大型瓷器,为‘十’的为小型瓷器,我们可以推测,或许在钧窑的时代,我们的古典制瓷业已经开始标准化生产的尝试。”黄晓枫说。

  “漫惜樽前旧风味”

  名窑名瓷的悠长回音

  以五大名窑为代表的宋式审美,并没有随着钧窑的最后一缕窑火而熄灭。元代以后,青花瓷产生并逐渐为各阶层所喜爱,但以典雅著称的宋瓷仍被历朝历代视为瓷器中的佳品,由宋代名窑所开创的各类造型、釉色和烧制手法,更是在明清仿制五大名窑瓷器的过程中臻于成熟,其中尤以著名的景德镇御窑(器)厂烧制的皇室用瓷成就最为突出。

  本次展览中展出的明清时代仿五大名窑瓷器,让观众行走在展柜之间,得以聆听宋瓷跨越时间的回声。“此次展出的明代仿定窑白釉印花浅碗,在体积上比之正常的碗要小上许多,我们猜测这可能是作为酒器,或者就是单纯供人赏玩用。”展柜中的碗小巧精致,黄晓枫特别提示记者注意,“这只碗还专门通过在碗口涂上深色釉彩,模仿定窑瓷器的芒口。”而成化款仿哥釉八方高足杯,是一件以哥窑瓷器的烧制手法、以明代酒杯形制烧制的瓷器,“这体现出后世在模仿五大名窑的同时,也有其与时俱进的一面。”

  清雍正年间,朝廷设置专门的官员在景德镇督导瓷器生产,这种仿古之风在清乾隆时期达至极点,其间烧制的大量仿五大名窑瓷器,本身也成为水平极高的瓷器精品。“比如展出的雍正年间的窑变釉弦纹洗口瓶,本身是对钧窑灿若晚霞的窑变釉色的模仿,但由于数百年技术积累,当时的工匠比之钧窑时期,对窑变的掌控能力有了大幅的提升,因此这件仿钧窑的洗口瓶呈现出更为均匀的窑变效果,让我们见识到清代制瓷工艺的高超。”另一件清乾隆年间烧制的仿定窑白釉刻西番莲纹四系瓶,整体造型极尽精工,将以前用于瓷器内壁装饰的图案做到外壁上。“通过这些展品,我们可以说清代景德镇御窑厂集中国数千年古典制瓷业之大成。这种不计成本的御瓷制作背后,往往是为了得到一件完美的器具,会砸掉成百上千的残次品,也是康乾时期清朝国力的体现。”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嘉庚主题文化创意比赛启动 面向各院校学生
下一篇:潮州古宅为华侨华人守住精神“老家”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