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与鲁迅茅盾“为邻”,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有了新址

2022-09-19 11:39  澎湃新闻   - 

2022年是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成立的第十个年头。9月12日,在人文底蕴深厚的上海山阴路上,在鲁迅故居、茅盾旧居之侧,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迎来了新址“秋水书房”。当天,主办方为新址举办了揭幕典礼,同期举行的还包括季平作品展。

中国戏曲人物画源远流长,如果说,戏曲是国粹,国画是国粹,那么,中国戏曲人物画就是国粹的叠加。在汉唐艺术中,至今还可看到戏曲或傩戏表演的题材,金元时期则有直接反映杂剧的壁画,到了在清末民初诸多的戏考、绣像、尺牍、门笺、画片等载体中,常有戏曲人物相关的造型内容和形式出现。近现代以来,戏曲艺术作为中国国粹,吸引了近代不少绘画名家以其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

上海是近现代中国戏曲人物画的发源地之一,关良、林风眠等名家在上海创作了大量戏曲人物画。以戏曲人物画作为一种有效的探索样式,将本土艺术的写意性与西方绘画的表现性实现契合,将本土艺术的程式化与西方绘画的抽象性实现会通,是中国美术家参照西方艺术对中国艺术的重新思考,对中国戏曲人物画的创作影响深远。

 

自2012年注册成立至今,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已成立了十个年头。在这十年里,该研究会成功举办了“粉墨写意——中国戏曲人物画掇英”“中国戏曲人物画2013年展”“梅韵兰芳——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扇面画展”“戏画麒芳——纪念周信芳诞辰120周年中国戏曲人物画展”“水墨锣鼓——中国戏剧人物画大展”等一系列主题展览活动,并开展了不少研讨与学术活动。每一次展览皆具特色。其中,较近的2021年“南翔锣鼓”展在嘉定南翔镇举办,该展览与南翔的曲艺及周边的古风古韵十分契合;在2020年的“庚子锣鼓”展则是疫情爆发之后的艺术回暖时期,该展览除丁立人、谢春彦、陈九等数十位知名艺术家的戏曲人物画作品外,还特别邀请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与昆曲名家计镇华参展;再往前回顾,2018年“水墨锣鼓”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呈现了关良、林风眠等百年来从事中国戏曲人物画创作的名家直至当下年轻艺术家的70余件作品,是近年来关于戏曲绘画主题的大展;2016年,为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该研究会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举办了“漫游牡丹亭”展……


 

“南翔锣鼓”展出的作品

 

尽管举办了多届展览,但此前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一直没有固定的地点。如今,在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也终于找到了固定的地址——与鲁迅故居、茅盾故居隔壁的“秋水书房”。2022年9月12日,一场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新址的揭幕典礼在秋水书房举行。


 

“秋水书房”坐落在山阴路132弄,位于鲁迅故居与茅盾旧居边,是鲁迅、茅盾的“新邻居”。人文底蕴深厚的山阴路也为该艺术空间增添了文化气息。

 

鲁迅纪念馆展出的李桦《鲁迅先生在木刻讲习会》

 

谈及这一空间,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相关负责人陈九对澎湃新闻说,“我们一直敬仰鲁迅,这次研究会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这里是去鲁迅故居的必经之路。我们想在这边策划一系列‘大先生下午茶’,定期邀请作家、艺术家来,请他们根据这个空间来呈现自己的手稿、画作等。”


 

当天,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丁立人,上海市美术馆协会会长朱刚等众多艺术界嘉宾到场举行了揭幕仪式。90多岁的丁立人说,“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十岁了。十岁,对于人来说还是孩童时代,我希望研究会也像儿童一样,保持着艺术的纯粹和童真。”

与揭幕典礼同期举行的还有画展“季平作品·品鉴下午茶”。这一展览共展出了艺术家季平的《城市》、《背影》、《心语》、《戏曲人物》、《众生》系列画作及瓷雕等共五十余件作品。“我们要重新来认识戏曲人物画,重新理解绘画。我们再回过来研究关良。关良的画是没有舞台的,他画的是戏,也是画当下,借古喻今。”季平说。

展览现场

 

据悉,在此次展览结束之后,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还将在新址举办“大先生的朋友圈”展览纪念鲁迅诞辰,为观众带来一位有生活气息的鲁迅。此外,秋水书房还将持续举办一些小型展示和艺术类活动,专注学术品质,成为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常来常往读书交流的沙龙。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翻译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重要推手
下一篇:从宋代称制五太后画像到历史书写中的“她们”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