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聆听许渊冲先生的文化嘱托

2021-06-18 14:54  光明日报   - 

  聆听许渊冲先生的文化嘱托

  【文化评析】

  人生百年,先生千古。6月17日,百岁翻译泰斗许渊冲逝世,网上网下共同悼念。关于他的公共记忆一幕幕闪回:

  89岁,他接受笔者的采访,面对“诗译英法唯一人”自评,他朗声一笑:“我们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

  93岁,获得国际译联“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他以一封优雅的英文信书面答谢。相比终身成就奖,他的豪情在未来:“我现在两个月能翻译一本,计划5年翻译完莎翁全集。”

  96岁,登上央视节目《朗读者》舞台,现场朗诵自己早年译作——林徽因的诗《别丢掉》。读着读着,泪盈于睫。镜头扫过台下,观众表情无不万分郑重。被震撼的记者在报章上写下了这样的题目——“许渊冲:以96岁的天真,阻挡了时间”……

  他是罕见的能在中、英、法韵文之间互译的翻译家,能将义理辞章尽量滴水不漏地放入另外一种文化语境,既工整押韵,又境界全出。他富有罕见的学术生命力,在紧要处能激扬万里,在逆境时也可丰沛绵长,到了耄耋之年仍然能高质量、高效率地推出译作。但他赢得人们真诚的敬意、成为年轻人的文化偶像,却不仅仅因为这些。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他勾勒了中国学人的形象。

  这100年历史,对许渊冲来讲,就是百岁记忆。他经历过民族亡国灭种的危机,更见证过中国由富而强的盛况;忧心中西文化隔阂带来的误解,更始终怀有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信念。想一想,百年人生有多少跌宕起伏、柳暗花明,但他所想所念,始终是“让中国文化成为世界主流”。在过去10多年中,笔者曾4次采访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讲话习惯以“我们中国人”开头,在他那里,“我”与“我们中国人”几乎是同一个主语。他性格中的疏狂来自豪情、天真源自纯粹,人们尊敬他,是敬仰中国学人的“家与国”。

  他留下了文化互鉴的启示。

  许渊冲经历的百年人生,从文化角度看,是中西文化碰撞、激荡、交流的一世纪,中国始终面对着古今相连、中西互鉴这一巨型文化命题,曾有西化之辩,也有科玄之争。翻译家是最为直接面对这一问题的群体。在这个过程中,包括许渊冲在内的中国学人最终走出了一条会通中西、守中化西之路,既秉持强烈文化自信,又能敞怀拥抱世界文明,把握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张力。在《论语》《诗经》《楚辞》等经典的英译本和法译本中,在《莎士比亚全集》等著作中译本中,中外读者共同感受到了中国学人的姿态:秉赤子之心、怀大同之望,立于中国的文化江河之上,前瞻“美美与共”的世界。

  今天,当我们秉持文化自信、倡导文明对话,并致力于使二者内化于现代化道路之时,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时,他穷毕生之力探索的翻译之路,别具启示意义。

  静水流深谓之“渊”,奔腾万里谓之“冲”。许渊冲离世,却在作品里留下了一种文化嘱托:万古江河,更待来者。

  (作者:刘文嘉)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今开馆,“百科全书”式呈现运河前世今生
下一篇:广西东兴发现侏罗纪晚期恐龙化石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