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述的是平凡小镇里聪明但孤独的亚裔高中生Ellie,帮助校橄榄球队队员Paul写情书,追求校园女神Aster,结果与Aster在通信过程中,Ellie对这位美丽女孩也产生了情愫。书呆子、校园女神、运动健将,听上去这个故事、这个人物配置,是陈词滥调的美式高校青春爱情故事。但事实上,这个故事中,青春罗曼史是最不重要的部分,三个听来俗套的人物,也塑造得相当真实饱满。
而在《真心半解》中,偏僻小镇似乎永远是冷冷清清的秋,天色阴沉,面貌老旧。书呆子女孩也和所有美式青春片一样,老被同学们欺负嘲弄,但这类表达很是克制,仅仅一句上学路上的调侃便点到为止,她生活中更大的问题来自她的单亲家庭。橄榄球队队员也不是什么男神,头脑简单,不善言辞,在队里是最不起眼那个。校园女神也不是性感火辣的啦啦队员,而是个被无数规则和教条束缚,内心默默渴望逃离的文艺少女。三个少年人被莫可名状的各种困惑包围,在冷清清的小镇各自迷茫着。除了美式的剧情和细节,从氛围上来看,该片更接近于亚洲青春片:感伤、含蓄、清淡、细腻。这也许是因为华裔导演Alice Wu的原因,毕竟这个自编自导的故事,很大程度上阐述的是她对于青春故事的理解。
关于Ellie的移民身份带来的疏离感,在影片中也被处理成东方式的含蓄表达,细枝末节微微提点,宣之于口的只有Ellie在学校自弹自唱的几句歌词代为表达这种移民经历带来的怅然孤独:“我们终于到达,一路上,历经数日,漂洋过海......我们必须先消失(迷失),然后才能被找到。”
Aster是被所有人喜欢的女神,但出身传统基督教家庭的她,一言一行被家庭严格的要求束缚。她的谈吐、笑容、待人接物,都温柔淑女一如父母期待,年纪轻轻连未来的婚姻都已经被父母构想好蓝图。而她被所有人簇拥之时,却深感孤独和迷茫,关于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又该如何抵达,在Ellie出现之前,Aster无人可以倾诉。因为相似的兴趣爱好,相似的思想深度,两个女孩在精神层面上有着极强的连结。她懂得她,多难得。
“孤独”在这个青春故事里,不是一个需要用稚嫩爱情来完满治愈的病症,而是探索自我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而在这条必经之路上,有同伴自然喜悦幸运,与曾经的同伴分道扬镳也并不糟糕。Ellie终于决定走出小镇走向更广阔世界,Aster申请了艺术学校不再活在他人的期待中,Paul也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他们都突破了曾经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