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苏博新展:“诗意江南二月鹞”里的风筝世界

2021-03-31 18:42  澎湃新闻   - 

风筝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被称为“纸鸢”、“纸鹞”、“鹞子”等。唐以前,风筝的功能主要是测量、通信等军事方面的。唐以后,放风筝变成了一项娱乐活动。风筝的造型旧日主要有像鹰的鸢或鹞、燕子等,后来又发展出人物、凤凰、龙头蜈蚣长串风筝等,到现代更是花样繁多不可胜数。
 
清明节放风筝,一是人们认为可以除病消灾,求太平,祈好运;二是古人认为春天阳气上升,最适合放风筝。澎湃新闻获悉,4月4日(清明节气前后),“诗意江南,二月鹞”将在苏州博物馆忠王府庭院内展出,带领观众走进一个风筝的世界。
 
十里平芜响鹞鞭,人家插柳禁寒烟。
 
楼船箫鼓乘春景,画出江南杏雨天。
 
这是清代苏州人袁学澜竹枝词里描绘的清明时节姑苏城的风俗民情。
 
游春赏景的人间烟火气息中,仿佛传来江南水乡的旧日童谣:“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个断线鹞。”(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小风筝有着悠长的历史
 
风筝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被称为“纸鸢”、“纸鹞”、“鹞子”等。
 
风筝的发明缘于古人对飞行的向往,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说的是墨子曾用3年时间发明出一种飞行器“木鸢”,可惜一天就坏了。东汉以后,出现“纸鸢”,当是现在所指的风筝。
 
在唐代,“风筝”这一词语指的是风铎,一种风铃,风吹过则响声如筝。大约五代时期,人们开始用风筝来称呼纸鸢。
 
明陈沂《询刍录·风筝》曰:“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因此,此时的风筝多指的是能发声的哨口类风筝,而纸鹞或纸鸢则是无声的。到了明代,纸鹞、纸鸢与风筝则无有区别了。
 
再后来,风筝便成为了统一的称呼。另外,唐以前,风筝的功能主要是测量、通信等军事方面的。
 
春天娱乐健体、清目败火就属玩风筝
 
唐以后,放风筝变成了一项娱乐活动。
 
放风筝可以强身健体,尤其是对小孩子的成长很有利,唐代诗人唐采《纸鸢赋》曰:“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像飞鸢之戾空。”清高鼎《村居》诗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此外,如宋代李石著《续博物志》记载:“今之纸鸾,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望视,以泄内热。”说的是孩童放风筝有助于去热败火;清富察敦崇《燕京发明记》曰:“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放风筝有助于儿童眼睛视力的发展,可以明目。
 
祈福驱邪,风筝也可以
 
在民间,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祈福、驱邪。
 
宋代以后,放风筝逐渐变成了春天清明节的习俗。明清时期,关于清明放风筝的文献就更多了,如明代《永平府志》载:“清明时节家家树秋千为戏,闺人树子儿赌胜负,童子用纸为风鸢引绳而放之。”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清明节放风筝,一是人们认为可以除病消灾,求太平,祈好运;二是古人认为春天阳气上升,最适合放风筝,《清嘉录》记载:“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断线鹞”的民间说法是放风筝可以祛除晦气,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将风筝施线放到高处,之后剪断手里的线,“晦气”就随风筝飘逝而去,故名之。
 
所以,《红楼梦》里,李纨对放风筝的林黛玉说:“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都带了去就好了。”
 
看风筝“七十二变”风筝的造型旧日主要有像鹰的鸢或鹞、燕子等,后来又发展出人物、凤凰、龙头蜈蚣长串风筝等,到现代更是花样繁多不可胜数。
 
风筝上多彩绘蝙蝠、如意云纹、龙凤、鲤鱼、仙鹤、乌龟等吉祥物,也是人们用来表达祈福顺遂的愿望。还有,传统风筝也是一种富于装饰性的工艺美术品。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海报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清明节气(2021年4月4日)前后
 
展览地点:苏州博物馆忠王府庭院内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戈雅:平衡与无序的决定性瞬间
下一篇:《大故宫》新出纪念版:再读延禧水宫及翠玉白菜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