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艺术 > 正文

中国主会场:公布十大展览,启幕“万年永宝”

2021-05-19 12:27  澎湃新闻   - 

5月18日上午,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首都博物馆举行。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
 
澎湃新闻从活动现场获悉,2021年度“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分别为河南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首都博物馆),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获奖名单也在现场公布。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也于现场开幕,展览汇集10个省市、23 家文博单位的 50 余件(套)文物。
 
据介绍,全国各地按照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开展数千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广西、西藏、陕西、甘肃、新疆等多个省区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举办本区域的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河北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郑州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在“5·18”前后推出新的展览,黑龙江、江苏、云南、广西等地多家博物馆在5月18日当天提供免费讲解等服务。此外,各地博物馆组织开展流动展览、文化讲座、文物鉴定、文创发布、互动体验、教育研学等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以及在线展览、网络直播、文博知识网络竞答等线上特色活动。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首都博物馆活动现场。

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首都博物馆活动现场。

公布“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和“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北京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杨斌、靳伟,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等出席此次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开幕活动。
 
开幕式上,主办方公布了2021年度“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和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获奖名单。
 
2021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是河南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首都博物馆。此次颁出的奖项包括特别奖、精品奖、优胜奖、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入围奖。其中,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分别凭借“大海就在那:中国古代航海文物大展”、“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摘得优胜奖。上海博物馆的“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获得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入境展。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首都博物馆活动现场。

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首都博物馆活动现场。

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首都博物馆活动现场。

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首都博物馆活动现场。

在这份名单中,“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引人注意。
 
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推介活动从1997年第一届至今,已持续举办十八届,是国内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最高奖项,被誉为中国博物馆展览界的“奥斯卡”。
 
今年,故宫博物院“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辽宁省博物馆“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铜博物馆)“吉金光华”、苏州市吴中区博物馆“吴中博物馆基本陈列”等展览入选。
 
18日下午,将在首都博物馆举办博物馆日主题论坛,主办方将共同探讨新时代博物馆发展之路。18日晚,首都博物馆将为公众打造一场融合展览、话剧、京剧、舞蹈元素的“博物馆之夜”活动。北京地区各类博物馆将举办一系列特色鲜明的陈列展览、学术研讨、教育传播、公众体验和文化遗产推介活动,让文物活在当下,服务时代。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铜博物馆)“吉金光华”

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铜博物馆)“吉金光华”

苏州市吴中区博物馆“吴中博物馆基本陈列”

苏州市吴中区博物馆“吴中博物馆基本陈列”

“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首博揭幕
 
开幕式上,胡和平与陈吉宁共同为“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揭幕,关强与杨斌签署《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北京“博物馆之城”战略合作协议》。国家文物局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的“博物馆5G新生活”、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中国国宝大会”节目,以及“金话筒走进博物馆,带你一起读中国”等活动一并启动。
 
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首都博物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共同承办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于5月18日开幕后,展览持续至8月17日,展期3个月。此次展览汇集10个省市、23 家文博单位的 50 余件(套)文物及相关辅助展品,其中不乏国之重器,有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还有通过科学研究复原的精美复原件。基于馆藏文物保护学术成果交流、科学技术手段揭示、文物艺术价值呈现的定位,展览分为“万年”“慧眼”“巧手”“芳华”“永宝”五个章节,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重要科研成果与代表性展品,全面梳理中国馆藏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展示馆藏文物科学认知、保护修复、工艺复原、预防性保护的最新成果。“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展现场 央视图

“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展现场 央视图

“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展现场 央视图

“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展现场 央视图

“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展现场 央视图

“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展现场 央视图

李群在致辞中指出,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我国博物馆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是博物馆顶层设计日臻完善,藏品保护、展示利用、教育服务及机构管理等博物馆改革全面铺开。中央文改领导小组第9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近期将正式公布。二是博物馆体系布局不断优化,“十三五”以来我国平均每2天新增1家博物馆,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5788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达1224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三是博物馆社会功能显著提升,在全球博物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广泛影响的背景下,2020年度我国博物馆推出陈列展览2.9万余个、教育活动22.5万余场,接待观众5.4亿人次,网络观众数以亿计。面向新时代,全国博物馆要担当历史使命,充分发挥收藏、研究、教育、展示、传播功能,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博物馆体制机制,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建立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体系;要担当新发展使命,积极服务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提升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
 
国际博协(ICOM)主席阿尔贝托·加兰迪尼为中国主会场活动发来视频祝贺。他对国际博物馆协会与中国博物馆界长期且成功的合作表示了充分肯定,并呼吁全球博物馆携起手来,共同搭建各国人民和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推动文化多样性发展。
 
附:获奖名单
 
特别奖
 
1 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 |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2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 抗美援朝纪念馆
 
精品奖
 
1 吉金光华 | 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铜博物馆)
 
2 吴中博物馆基本陈列 | 苏州市吴中区博物馆
 
3 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 中国丝绸博物馆
 
4 江西省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江西古代历史文化陈列”“江西革命史陈列” | 江西省博物馆
 
5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和田历史文化陈列 | 和田地区博物馆
 
6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 故宫博物院
 
7 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 | 辽宁省博物馆
 
8 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 | 山东博物馆 孔子博物馆
 
9 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 | 湖北省博物馆
 
10 影舞万象•偶戏大千——中国皮影木偶展 | 成都博物馆(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
 
优胜奖
 
1 1420:从南京到北京 | 首都博物馆
 
2 勇立潮头——跨湖桥文化主题展 | 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3 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 | 河南博物院
 
4 摩梭Moso:家庭•婚姻•对话 | 云南省博物馆
 
5  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 | 陕西历史博物馆
 
6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 中国钱币博物馆
 
7 远古世界——内蒙古地区的远古生物及其生态环境陈列 | 内蒙古博物院
 
8 大海就在那:中国古代航海文物大展 |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9 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 |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10 铁军忠魂——新四军历史陈列 | 新四军纪念馆
 
11 闲来弄风雅——宋朝人慢生活镜像 | 湖南省博物馆
 
12 神农福地——株洲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陈列 | 株洲市博物馆
 
13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 | 深圳博物馆
 
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
 
1 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 | 上海博物馆
 
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入围奖
 
1 明万历皇家金器——东波斋珍藏展 | 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
 
2 从伦勃朗到莫奈——欧洲绘画500年 | 广东省博物馆 湖南省博物馆 成都博物馆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这些篆印见证了“安持人物琐忆”,陈巨来大展平湖展出
下一篇:从仰韶开始,见证中国考古的筚路蓝缕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