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百老汇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剧院管理和制作公司——倪德伦公司(Nederlander Worldwide Entertainment)以及多位百老汇资深创作者和中国陕西旅游集团联合推出的大型原创音乐剧《丝路之声》,即将于下周在西安首演。该剧的中美创作团队15日晚应华美协进社邀请出席网络对话,分享他们一路走来的跨文化创作体验。该对话活动也获得纽约市文化局部分赞助以及市议会的协助。

《丝路之声》的创作历时四年多,疫情也没有中断两国团队的合作。该剧融合了百老汇歌剧的舞台形式和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讲述一个在西方长大的华裔少年Joey穿越回2000年前的汉代长安的故事——在汉代的宏大历史背景下,通过个人成长见证了时代变迁。

在此次对话活动期间,陕旅集团董事长周冰表示,该剧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跨国合作。从2016年他与倪德伦公司总裁小罗伯特·倪德伦(Robert Nederlander,Jr.)在西安首次会面开始,2018年他又来到纽约与对方洽谈,并确定了题材、框架和制作班底,前后整整跨越四年时间。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来自百老汇的团队成员每次到中国都要被隔离两个礼拜,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挑战,最终双方克服了重重困难,重要迎来了作品与观众见面的时刻。

倪德伦公司总裁小罗伯特·倪德伦表示,陕旅集团是一个出色的合作伙伴,双方在创作期间面临距离、语言、文化以及操作方式差异等方面的诸多挑战,但靠着共同的信念和目标,终于走到现在。这部作品将按照百老汇的运营模式来运作,有朝一日也将到百老汇等世界各地巡演。

该剧的剧本作者Marc Acito表示,“合作”是整个过程中的关键词,创作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欣赏当地文化的过程。“重点在于知道自己所写的东西,而不是写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Acito也对中国的青年戏剧人才,包括许多女性管理者,表达了赞叹。

制作总监Don Frantz则强调了“信任”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中国的音乐剧观众与美国观众的最大不同——在中国,音乐剧主要受到二三十岁年轻人的青睐。

导演Gabriel Barre表示,用另一门语言来讲故事和与观众交流,是一种非常令人有收获的体验。中国的戏剧人才也非常优秀。

来自香港的作曲人Peter Kam表示,要为一部中国题材的百老汇音乐剧作曲,关键是确保中国特色的音乐在节奏上能够与西方文化保持和谐,不至于听起来太突兀,所以这不是一部纯粹的中国文艺作品,是一部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百老汇音乐剧。

该剧女主演、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年蔓婷也分享自己的演出感受,指学生时代就经常接触西方的戏剧教材,所以在演出时并无冲突之感。

当晚活动由华美协进社项目主管Dorinda(Dinda)Elliott主持。社长贺志明(James Heimowitz)也通过视频致辞。

图为来自百老汇的主创团队分享《丝路之声》跨洋合作。(会议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