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在地处闵行区北横沥路明代吕克孝故居古韵雅朴的展厅内,围绕盂克双鼎百余年的出土与流传经历,三个篇章徐徐展开:“文献资料”、“潘氏朋友圈的金石艺术”和“盂克双鼎全形艺术”。在上博、国博主办的大盂鼎、大克鼎器物合展之际,主办方藉由“鼎盛千秋”之吉意,庆祝建党100周年。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朵云轩拍卖公司创始人祝君波表示,金石艺术有四个特点:实物的证据、文字的载体、审美的功能、鉴定传承的依据。他建议承办方秦汉胡同毫艺术以此次展览为起点,向专特精深的博物馆发展,同时加强教育和出版,建立金石碑帖传习所,让更多人参与和传播金石艺术。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收藏鉴赏家协会、华亭文社、秦汉胡同主办,展出的近百件展品均为秦汉胡同毫艺术的收藏品。展览展期持续至 8 月 13日。
吴湖帆题 大盂鼎未剔本 并朱梅邨绘大盂鼎全形
吴湖帆题 大盂鼎未剔本 并朱梅邨绘大盂鼎全形(局部)
吴湖帆题 大盂鼎未剔本 并朱梅邨绘大盂鼎全形(局部)
吴湖帆题 大盂鼎未剔本 并朱梅邨绘大盂鼎全形(局部)
此本铭拓尚是未剔本,钤有潘祖荫“攀古楼”藏印,应是鼎初归潘氏时所拓,字口尚未清理,鼎下部每行二三字为锈所掩,然字划精神完足,则较已剔本胜。有吴湖帆长跋三则,为许逊公嘱吴湖帆题跋并求全形,吴氏乃属外甥朱梅邨就影片缩摹,纤毫毕肖,精彩焕发,堪称吉金中之奇创。吴湖帆题签,朵云轩旧藏。
吴大澂、王同愈题 周大盂鼎全形及铭文拓本 潘祖荫旧藏
潘祖荫出土初拓,吴大澂跋首,王同愈长跋大盂鼎全形拓。大盂鼎全形拓高3.3m,宽1.5m。此为潘伯寅赠吴大澂之物,壶中室旧藏。铭文考据处第十七行“二”字未剜成“三”字,为初出土拓本;全型拓本略晚于铭文,时“二”字已剜成“三”字。内有吴大澂题名,王同愈长篇跋语,极为难得。称得上是海内第一大盂鼎全形拓。
小克鼎全形拓
这件装池精良的朱关田跋匋斋旧藏小克鼎全形拓,除了钤盖端方两枚自用印,没有同时期的任何题跋,与其惯例相悖。笔者大胆臆测,端方是在等候他所藏的小克鼎与潘祖荫所藏的大克鼎二者合璧,举行一次赏鼎会,再请时贤同好和幕僚在一对全形拓上题跋,正如他举办的品权会一般。
吴大澂 墨拓集锦
释文:(一)古鲁字币。东武刘氏所藏。(二)汉日月镜。(三)汉钩,文曰杨寿。(四)汉金错刀。(五)唐鱼符。新得汉镜、汉钩、唐鱼符三种,拓奉鉴赏。刀币则为刘燕庭先生所藏。
潘祖荫致潘祖谦信札四通
潘祖荫致潘祖谦信札四通
潘祖荫致潘祖谦信札四通
潘祖荫致潘祖谦信札四通
释文:
王懿荣手稿一通
释文:
吴大澂 篆书八言联
释文:
潘祖荫 行书七言联
释文:
吴大澂考藏 金石古物拓本四条屏
该藏品为吴大澂考释自藏古玉、泉范、瓦当、兵器、佛造像十七种,拓制极精,每种旁附吴氏亲笔考证并钤印,于其形制、铭文、断代、来源考述颇详。原装四条屏,保存完好。其中“驵琮”、“古玉珑”二种原器著录于吴大澂《古玉图考》。“长乐未央千秋万世昌”九字瓦,为瓦当中之异品。“甘泉宫瓦”中有“千金”二字,亦为它瓦所罕见。
吴湖帆致陈子清词稿《木兰花慢·和如皋冒鹤亭题董美人墓志》
《木兰花慢·和如皋冒鹤亭题董美人墓志》
吴湖帆致陈子清词稿 《摸鱼儿和袁伯夔》
《摸鱼儿和袁伯夔》
吴湖帆致陈子清词稿 《三姝媚·秋柳》
《三姝媚·秋柳》
吴湖帆致陈子清词稿《丹凤吟》
《丹凤吟》
吴大澂致陈介祺信札
释文:
端方旧藏 魏中尚方造铜香炉 拓片
该藏品为端方藏魏中尚方造铜香炉铭拓,文曰:“青龙元年三月廿五日,中尚方造铜香炉,重三斤十两,第十二。笼炉饮扇黄金合,雀头低飏宫帘薄。何似建平年,鸱夷榼似船。上方铭刻贵,曜吐玫瑰媚。十二纪青龙,裁椾记考工。菩萨蛮(尚方误上)。匋斋尚书藏金命题,长沙程颂万学。”铭拓下以淡墨手绘全角,或为端方幕友黄士陵所作。
吴湖帆题跋 愙斋旧藏 秦汉瓦当拓本(局部)
吴湖帆题跋 愙斋旧藏 秦汉瓦当拓本(局部)
吴湖帆题跋 愙斋旧藏 秦汉瓦当拓本(局部)
吴湖帆题跋 愙斋旧藏 秦汉瓦当拓本(局部)
吴湖帆题跋 愙斋旧藏 秦汉瓦当拓本(局部)
吴湖帆题跋 愙斋旧藏 秦汉瓦当拓本(局部)
吴湖帆题跋 愙斋旧藏 秦汉瓦当拓本(局部)
吴湖帆题跋 愙斋旧藏 秦汉瓦当拓本(局部)
是册收秦汉瓦当拓本三十六张。均为清末金石学家吴大澄旧藏,每张均有其题签钤印,此册后为吴湖帆所得,后有其己卯(1939年)题跋,后有其庚寅年(1950年)吴湖帆赠与仲垧宗兄题款,可谓流传有绪之物,殊可保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