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关税措施冲击了投资者对美国房地产投资的信心,占全球房地产融资超过四成的亚洲投资者,或许会把注意力转回亚洲。
英卓投资管理(M&G Investments)第二季的研究显示,全球37.5%的创收型房地产都位于美洲,占MSCI全球房地产资产规模65.1%。在关税纷扰下,美国投资者的信心大跌,越来越多人开始质疑美国作为国际资本目的地的主导地位。
英卓投资管理亚太区房地产研究部主管林若君说,去年,全球房地产融资的43%来自亚太地区。美国投资机会的吸引力下降,可能会促使亚洲投资者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后院。
林若君说:“投资者在房地产组合中追求降低集中风险,亚太房地产或能因此受惠。”
数据显示,在亚洲的房地产投资占比,已从此前低于20%上升到了31%。
英卓投资的研究也指出,美国的移民政策促使国际学生和技术劳工转向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有助推动亚太房地产的需求。林若君说,如果目前在美国注册的中国学生中有一半选择其他目的地,那么亚太地区学生市场的国际注册人数将增加10%至20%。
另一方面,MSCI的报告指出,自2022年利率开始上行,市场预期2025年资本价值触底反弹、通胀放缓、利率下调、新供应放缓,带动投资需求回升。虽然所有因素都实现了,但投资需求仍然不见复苏。
报告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亚太区商业房地产的交易量同比减少了19%至318亿美元(约410亿新元),这主要归因于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全球贸易战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以及地缘政治紧张气氛依旧笼罩。
中国大陆和香港是商业房地产市场次季表现不佳的主因。由于美国的关税政策,中国大陆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挑战,进而影响全球供应链。在投资者对这些变化的性质和程度有更清晰的认识之前,难免会有某种程度的退缩。
新加坡第二季的投资交易量同比增长51%,达到12亿美元,主要是投资者对酒店和生活领域的跨境交易兴趣浓厚。数据中心的表现仍然是一枝独秀,在大型平台交易的推动下,第二季的交易量同比激增十倍以上,达到35亿美元。
跨境投资者在上半年加大在亚太区的投资,不包括中国在内,跨境投资额在上半年达189亿美元,同比增幅达40%。上半年有最多跨境交易的市场为日本和澳大利亚。新加坡虽然也取得增长,但仍低于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