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华人 > 侨领 > 正文

MOIA举办移民简报会 看好新公民法惠及移民

2021-05-07 16:35  侨报网综合   - 

【侨报记者刘依玲5月6日纽约报道】市长移民事务办公室(Mayor’s Office of Immigrant Affairs)6日举行线上媒体会议,公布一份最新的移民简报,分析《2021美国国籍法案》(U.S.Citizenship Act of2021)和《2021年的美国梦和希望法案》(American Dream and Promise Act of2021)将对纽约市移民群体产生的影响,并由即将离任的主任莫丝托菲(Bitta Mostofi)展望纽约市移民工作事务的未来。

新公民法料惠及47.6万纽约市移民

根据市长移民事务办公室的最新移民简报,于2021年2月提交至国会的《2021年美国公民法》将有望惠及47.6万纽约市移民,有益于经济和社会结构建设。就劳动力而言,无证移民劳工人数占无证移民人口总数的80%,而在美国出生的纽约市居民当中,这一比例仅为65%。根据《2021年美国公民法》的规定,将为这些有工作的无证移民提供更多机会,获得工作许可。如此一来,有望提高无证移民劳工的收入和加强他们的职业发展能力,从而有利于纽约市整体经济的发展。

纽约市的无证移民劳工群体的总收入约为150亿元,平均年收入为2.18万元。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由多到少依次包括:人数占比37%、即13.8万人的服务类职业,如门卫、建筑清洁工和家庭护工;人数占比14%、即5.2万人的建筑和采掘业;人数占比9%、即3.4万人的运输和物资运输职业,如出租车司机和公交车司机;人数占比9%、即3.2万人的管理、商业和金融职业;人数占比8%、即3万人的销售及相关职业。

简报称,纽约市范围内,57%无证移民已经在美国境内居住了10年以上,许多人均来自混合移民身份家庭。据统计,大约44%生活在混合移民身份家庭的纽约市居民为美国公民,如果考虑到无证移民的家人,新公民法的实施将有望惠及多达100万人。就无证移民的出生地而言,有20%的人出生在墨西哥、12%为中国、10%为多米尼加共和国、7%为厄瓜多尔、5%为危地马拉。

一旦新公民法生效,无证移民和其他符合资格要求的人将有望获得“候补合法移民”(Lawful Prospective Immigrant),得到临时合法身份以及工作授权。符合资格的群体包括:在2021年1月1日或之前身在美国,直到相关移民身份的申请获得批准的移民;缴纳了移民身份申请费用或符合豁免费用资格的移民;通过了背景调查的移民;没有特定的犯罪记录的移民。

一般来说,无证移民在获得“候补合法移民”身份的5年之后,可以申请合法永久居民身份(lawful permanent resident),即绿卡。或者继续申请延长“候补合法移民”身份,前提是在“候补合法移民”身份期间,没有长期、频繁地离开美国国境,并且支付了所有联邦税款。

与此同时,部分某些梦想生(Dreamers)、拥有“临时保护身份”(Temporary Protected Status)的移民、拥有“延迟强制离境”(Deferred Enforced Departure)的移民,以及符合资格要求的从事农业的劳工均可立即申请“候补合法移民”身份。

《2021年美国梦与承诺法案》望惠及10万人

在纽约市范围内,一旦《2021年美国梦与承诺法案》实施,预计将有8.1万名梦想生有望马上获得合法永久居民身份。在这些梦想生当中,人数最多的前5个出生地依次为:26%的墨西哥、11%的多米尼加共和国、9%的中国、6%的厄瓜多尔、5%的牙买加。这些出生地的移民人口加在一起,占到可能立即符合条件的人口的近60%。

就经济贡献而言,上述群体年收入中位数为2.42万元,总计约为28亿元。梦想生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包括:人数占比29%、即2.1万人的服务类职业,如家庭健康助理和建筑清洁工;人数占比14%、1万人销售及相关职业;人数占比12%、9000建筑和采掘行业;人数占比10%、7000人的办公室和行政支持职业;人数占比8%、6000人的管理、商业和金融职业。

另外有7.9万名梦想生有望符合《2021年美国梦与承诺法案》的规定,从而获得合法永久居民身份,条件包括2021年1月1日或之前在美国境内;首次入境美国时未满18岁;满足一定的教育水平要求,例如获得高中毕业、研究生同等学位(GED)或行业认可证书等;通过背景调查;没有特定的犯罪记录等。

莫丝托菲公布一份最新的移民简报。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寇顿致力推动修改保释改革法
下一篇:杨安泽获亚太裔胜利基金会背书支持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