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5年9月2日起,美国将收紧包括H-1B在内的多类非移民签证续签程序,要求申请人在母国更新签证时必须亲自到美国驻外使领馆面谈。这一新规由美国国务院与联邦移民部门联合执行,预计将影响数以万计的外籍专业人士和留学生。
7月25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关于「面试豁免计划」的消息,大多数持有非移民签证(例如H-1B签证)持有者将无法使用面谈豁免计划,该计划允许他们无需前往领事馆面谈即可续签。新法规自9月2日起生效,要求申请人返回其母国申请签证,其中影响最大无疑是H-1B工作签证持有者。据移民局数据,加州有超过6万1000名的H-1B签证持有者,人数超过其他州。
H-1B是一种针对具备专业技能的外籍劳工的工作签证,广泛用于科技、金融、医疗等领域。签证有效期通常为三年,到期后可续签一次。硅谷的Google、Meta、Apple、Intel、Oracle等公司,都是H-1B的主要雇主。以2024年为例,Amazon获批的H-1B新签与续签数量超过11,000份,Google约5,300份,Meta近5,000份,Apple约4,000份。
支持者认为,H-1B是吸引全球高端人才、保持美国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工具;批评者则指控企业滥用这一签证压低薪资、取代本土员工。
新规有哪些变化?
根据国务院2025年7月25日发布的公告:
-
必须面谈:所有非移民签证申请人(包括14岁以下儿童和79岁以上老人)一般都必须面谈。
-
少数例外:仅三类情况可继续免面谈:
-
外交、公务类签证(A、G、NATO、TECRO等特定类别)
-
外交或公务性质的其他签证
-
满足条件的B类旅游签证(B-1/B-2或墨西哥边境通行证)续签
-
-
B类签证的特殊要求:若要续签B类签证并免面谈,必须在本国(国籍国或长期居住国)申请,且申请人从未被拒签(或拒签已克服/豁免),无任何不合格情形。
这意味着,H-1B、L-1、F-1、O-1等大多数签证续签将不再有免面谈,也没有公告中所列的“本国申请”硬性要求,但由于必须面谈,且跨国预约可能受限,实际操作中多数申请人会选择回母国办理。

美国国务院表示,面对面面谈是侦查签证欺诈、虚假陈述以及筛查不符合资格申请人的重要手段。移民律师分析,这一变化源自川普政府内部的一种“极端审查”思路,旨在加大审核力度,并反映出部分官员认为H-1B取代了美国本土劳动力。
可能的影响
-
办理时间延长:移民律师预计,热门地区(如印度)的美国使领馆可能出现预约面谈等待时间激增的情况,如果无法及时面谈,持有人可能会失去工作许可。
-
境内申请压力增大:虽然部分H-1B持有人可以在美国境内申请续签,但如果境外续签难度上升,更多人将选择境内续签,导致USCIS(移民局)办事处压力加剧。
-
行政资源紧张:目前国务院与移民局本已因人手不足和人员流失面临积压,新规可能进一步加剧延误。
-
企业用工受影响:续签不畅将降低企业用人效率,增加雇佣外籍员工的不确定性。
川普在第一任期曾对H-1B实施严格审查并提高拒签率,后来立场有所软化,公开表示支持H-1B。但近来,他的政府再次释放信号,可能调整H-1B的发放制度——取消每年抽签分配8.5万份新签证的做法,改为按申请者的薪资水平优先分配。
曾任USCIS官员、现为旧金山BAL律所合伙人的Kelli Duehning表示,新规体现了一种“极端审查”思维,旨在防范签证欺诈,但也将增加企业用人和外籍员工的压力。她建议签证持有人提前规划续签时间,密切关注目标使领馆的面谈预约情况,避免因延误导致工作许可中断。
科技行业的担忧
例如加州硅谷或华州西雅图等,聚集的众多科技公司,高度依赖H-1B签证吸引全球高技能人才,业内担心,新规将增加企业用人成本和不确定性。
数据显示,印度籍申请人是H-1B签证最大群体,在科技公司的核心岗位比例很高,但不少人因担心影响身份而不愿公开发声。
政府立场
美国国务院表示,面对面的面试方式,是打击签证欺诈和虚假陈述的重要手段。川普政府近年来不断收紧H-1B签证审查,增加了申请过程中的补充材料要求。
行业现状
去年,H-1B签证成为美国舆论焦点,保守派批评其压低美国人工资,科技企业则强调这是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关键工具。
根据2024年数据,谷歌、Meta、苹果等科技巨头均获得大量H-1B批准,亚马逊更是以超1.1万份获批数量位居第一。川普政府还在考虑废除每年8.5万个新H-1B的抽签制度,改为按薪资高低分配配额。
深远影响
这一政策的落地,将对H-1B持有人、科技公司乃至整个美国高技能人才引进体系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在美工作的海外华人而言,及时了解并应对政策变化,是保障职业发展与身份稳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