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海外名校,种下一颗真正“有含金量”的创造力种子


为什么叫“螺丝转弯”?
因为真正的创新,从不轰轰烈烈,它往往藏在微小却关键的一念之间——
一颗松动的螺丝,一个意想不到的连接,可能就是结构重组的起点。
这正是全球顶尖大学所寻找的思维品质:
发现问题的敏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将日常困境转化为创造力现场的能力。
招生官真正想看到的,不是你学了多少、听了多少、准备了多少,
而是:你,是否动过手?是否真的创造过点什么?
是否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方式,为世界带来一丝改变。
树远长期深耕学生的科创背景提升,每年组织学生参与高含金量的赛事项目,包括DI创新思维大赛、各类科创挑战等,连续两年带队赴美参加DI全球总决赛。我们深知:
✅ 顶尖赛事看重的,从不是包装,而是项目的原创性与问题解决能力;
✅ 真正有说服力的申请,不靠模板,而是来自真实经历与可验证成果。
这个夏天,我们专为即将升入高一的学生,打造了一场为期3晚的沉浸式科创体验课——
从灵感激发、动手搭建,到测试优化、项目路演,
引导学生完成一段完整的“从0到1”的创新实践闭环。

观察力:发现生活中被忽略的问题
动手力:将创意转化为功能性装置
表达力:讲清楚“我做了什么,为什么做”
申请力:形成可用、可信、能讲述的项目履历

为什么名校偏爱“科创型学生”?
他们不只是看你做了什么,而是看你是否具备以下可验证能力:
✅ 主动学习:独立识别问题,提出方案
✅ 跨界思维:能在工程× 设计 × 人文中建立连接
✅ 实际执行:把想法落地成型,完成闭环
✅ 迭代意识:接受反馈、持续优化
✅ 叙事能力:项目讲得清楚、有逻辑、有深度



暑期特别主题|
「把暴风雨装进一盏灯」
围绕“自然之力 × 工程创造”,学生将亲手打造一盏会呼吸的闪电生态装置,融合机械结构、电子感应、程序逻辑与视觉美学,完成一个可见、可讲、可展示的独立作品。



DAY 1|问题洞察 × 创意构思
发现生活中的“微痛点”,构思技术+艺术整合的解决方向
DAY 2|原型搭建 × 功能测试
完成结构、电路、美学一体化设计,验证可行性
DAY 3|用户反馈 × 项目表达
模拟用户测试+项目路演,打磨你的项目逻辑与表达说服力

✅ 有志申请海外高校、希望积累真实项目经历的新高一学生
✅ 对科技创新等方向充满好奇的实践型学生
✅ 无需理工基础或编程经验,只要你愿意动手、敢于尝试

Mike老师
-
国际创新竞赛资深导师
-
12年科技发明教学经验
-
多项国家级专利持有者
-
曾指导学生斩获ISEF、DI全球赛、宋庆龄发明奖等重磅奖项
-
擅长将日常问题转化为具备申请价值的项目叙事与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