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院突然甩出的一记 “资金剪刀”,让全球关注国际教育交流的人都懵了 —— 总额 1 亿美元的文化与教育交流资金被直接砍掉,22 个早已过国会批准的项目一夜之间 “生死未卜”,超过 1 万名学生的留学、交流计划瞬间悬在空中,连运营多年的交流组织都可能面临裁员、倒闭的危机。
更棘手的是,这波操作还炸出了巨大的政治争议:专家直接质疑 “行政部门凭什么推翻国会已批的预算?” 甚至有人直言 “这可能触及违宪红线”。
一、22 个核心项目 “被砍单”,都是美国软实力的 “老招牌”
根据美国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局(ECA)8 月 13 日的内部通知,这 22 个被砍的项目,理由只有一句 “当前财政环境下优先级较低”。但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些可不是 “边缘项目”—— 它们是美国搞了 75 年的 “对外公共外交王牌”,靠这些项目搭建起了密密麻麻的跨国人脉和教育合作网。
从项目名单来看,覆盖范围简直 “无孔不入”:
-
教育交流类
:全球本科生交流项目、英语机会奖学金项目、东南亚青年领袖倡议(YSEALI)学术 / 职业奖学金,直接关系到各国学生的留学、进修计划;
-
领袖培养类
:曼德拉・华盛顿非洲青年领袖奖学金、肯尼迪–卢格青年交流项目,是美国维系与新兴市场 “人才纽带” 的关键;
-
专业合作类
:科技女性项目、职业研究员项目、美 — 韩国会交流项目,涉及科技、政治、职场等多个领域的跨国协作;
还有社区学院管理者项目、美国海外研究中心理事会等 “基层交流桥梁”,连残障与交流全国信息中心(NCDE)这类公益性质的项目也没能幸免。
简单说,这一刀下去,美国对外文化教育交流的 “半壁江山” 都晃了晃。
二、各界炸锅:“生存危机来了!”“最需要理解时,美国却在退”
消息一出,美国国内的国际交流圈直接陷入恐慌。
美国国际交流联盟第一时间拉响警报:“这是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联盟旗下 13 个成员项目的 8500 万美元资金被一刀切,占了被砍总额的 85%。
AIFS(美国国际教育协会)主席 Bill Gertz 更是痛批:“这不仅要毁掉上万学生的计划,还要逼得交流组织裁员、破产。现在全球最需要跨文化理解来弥合分歧,美国反而在主动削弱这种连接!”
政策圈的担忧更长远:如果这次行政部门能 “绕过国会砍预算”,未来会不会有更多国际教育项目被当作 “财政牺牲品”?“开了这个头,以后想砍就砍,对外交流的根基就稳不住了。”
三、短期 1 万人 “踩空”,长期美国可能自断 “软实力臂膀”
这波削减的影响,已经开始层层蔓延:
短期来看,1 万多名已经规划好参与这些项目的学生、学者,瞬间从 “准备出发” 变成 “不知所措”—— 留学申请、交流名额、奖学金都可能打水漂。而那些依托项目运营的机构,也开始盘算 “要不要裁员”“能不能撑过下一轮预算”。
长期来看,美国怕是要自断 “软实力的臂膀”。过去 75 年,这些交流项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对美国有认知、有连接的海外人才,小到普通学生,大到政商界人士,都是美国国际影响力的 “隐形纽带”。现在项目停摆,这种 “润物细无声” 的影响力会慢慢流失,久而久之,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反而可能陷入 “孤立”。
美国国际交流联盟(Alliance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警告这是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约13个成员项目的8,500万美元资金被撤销。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AIFS)主席Bill Gertz直言:此举不仅冲击学生计划,也会造成组织裁员和严重的财政打击,在当下全球最需要文化理解的时候,美国选择了削弱交流。
政策人士担忧此类操作若不被制止,将为未来更多削减国际教育资金开先例。

四、争议焦点:行政部门 “越权” 了?还涉嫌违宪?
比 “项目停摆” 更敏感的,是这背后的 “权力之争”。
要知道,这 22 个项目的资金早已通过国会批准,属于 2025 财年的既定预算。现在国务院仅凭 “优先级低” 就单方面砍掉,不少宪法专家直接提出质疑:“行政部门有没有权力推翻国会的预算决定?”
按照美国宪法,财政预算的审批权在国会,行政部门负责执行。这次国务院绕过国会 “砍预算”,被认为是 “挑战立法权”—— 如果这种操作被默许,未来行政部门会不会越来越 “任性”?这也是为什么行业协会紧急发起 “保卫交流项目” 游说,呼吁国会出手阻止。
目前,这场 “资金拉锯战” 还在持续:行业协会忙着向国会施压,受影响的学生和机构在焦虑中等待消息,而美国行政与立法的矛盾也因为这 1 亿资金摆上了台面。
对计划参与这些国际交流项目的学生、从业者来说,更要警惕:在当前美国的政治氛围下,国际教育政策的 “不确定性” 正在飙升,提前做好风险预案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