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犹他州22岁男子泰勒·罗宾逊(Tyler Robinson)被确认为查理·柯克(Charlie Kirk)遇刺案嫌疑人,目前已被逮捕,而推动其落网的关键人物是他的父亲。
综合美媒周五(9月12日)报道,22 岁的犹他州本地居民泰勒・罗宾逊(Tyler Robinson)的父亲,在得知儿子可能与案件有关后,选择 “大义灭亲”,通过一名与警方合作的牧师传递关键信息,直接锁定了罗宾逊的藏身地点。

此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曾拘留一名相关人员,但因证据不足释放,后发布线索征集热线并悬赏 10 万美元,均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直至罗宾逊父亲提供关键信息。
罗宾逊于周四(11日)晚上11点左右在犹他州南部被拘留。他住在犹他州华盛顿市一栋价值60万美元的六居室住宅里,距离柯克遇刺地点奥勒姆以南约260英里。

Tyler Robinson
这一说法在随后的今早的官方新闻发布会上得到证实。高级执法官员透露,在警方周四公开了嫌犯的活动画面后,罗宾逊的父亲认出了儿子,不仅叫他去自首,还请来了一位青年牧师从旁协助。最终,这位牧师联系了联邦法警,促成了嫌犯的最终归案。

美国调查人员周四表示,已经找到一把栓动式步枪,据信这是枪杀保守派活动家柯克(Charlie Kirk)的凶器。同时公布的还有嫌疑人照片,枪手据称为大学年龄。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州政府官员说,凶手在活动开始前几分钟抵达校园,这是一场由科克主持的户外辩论,题目是"证明我错了(Prove Me Wrong)",地点在犹他州奥勒姆的犹他山谷大学,位于盐湖城以南约40英里(65公里),有大约3,000人参加。
新闻发布会上官员们称,监控录像显示,有人从楼梯井爬上屋顶,然后向柯克开枪。柯克是持枪权的坚定捍卫者。当子弹击中他的脖子时,他正在回答观众一个关于大规模枪击事件的提问。枪击发生后,观众们惊慌失措,四散奔逃。
负责此案调查的FBI特工Robert Bohls告诉记者,枪手从屋顶跳下,逃进了毗邻街区。
调查人员在附近的树林里发现了一支"大威力栓动式"步枪,他们正在检查这支步枪以及掌纹和脚印,以寻找线索。
犹他州公共安全专Beau Mason告诉记者,枪手似乎是大学生年纪,在校园里"很混得开"。
犹他州长考克斯(Spencer Cox)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罗宾逊向家人“坦白或暗示自己犯下了这起罪行”。官员尚未确认暗杀的真正动机。
根据官方记录,罗宾逊并非是事发的犹他谷大学(UVU)学生,犹他州立大学的一位发言人证实,罗宾逊曾于2021年在该校短暂就读过一个学期。
美国联邦调查局周四公布了Kirk枪击嫌疑人的照片,并悬赏10万美元征集线索,以查明枪手身份。

枪击案发生后的几个小时里,追捕Kirk凶手的行动几经波折。
起初,校方称一名嫌疑人已被拘留,但该嫌疑人因涉嫌妨碍司法公正而被释放。后来,官员们表示第二名嫌疑人已被拘留,但该嫌疑人也被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在枪击事件发生前,Kirk 在 X 平台上发布了一系列帖子,暗示他在犹他州的活动引发了争议。
据悉,曾有超过 1000 人在网上请愿,要求校方禁止 Kirk 参加活动。校方则回应称,言论自由应受到保护。
参加活动的Raydon Dechene)表示,现场没有任何安全措施来筛查人员,甚至没有收走他们的门票。
此次活动没有金属探测器,也没有人检查行李。

图源AP news 版权属于原作者
《卫报》报道称,事发时,Kirk 正在回答关于美国近年发生的枪击案相关提问。
一位记者描述,Kirk 当时被问及“过去十年里有多少跨性别者参与了大规模枪击案”,随后枪声响起。
事件发生后,各方反应强烈。
前犹他州议员 Jason Chaffetz 在 Fox News 采访中表示,现场安保力量明显不足。

图源AP news 版权属于原作者
多位共和党和民主党议员也在社交媒体上谴责了这起枪击事件,呼吁停止政治暴力。

副国务卿蓝道(Christopher Landau)在社交平台发文,明确警告:任何外国人如果在网络上“赞美、合理化或轻视”柯克的遇刺,可能面临签证或入境方面的处罚。
他还呼吁用户举报相关内容到国务院(State Department),并表示领事部门会密切监控。
这并不是川普政府第一次把社交媒体言论与移民政策挂钩。近年来,美国已逐步强化相关审查:
-
大多数签证申请人被要求提供社交媒体账号,供官员直接查看言论。
-
移民执法机构被要求关注参与校园亲巴勒斯坦抗议的外国学生。
-
移民局宣布,在审批绿卡和签证时,可以考虑申请人是否存在“反美观点”。
如今,柯克之死被纳入这一体系。换句话说,对美国而言,“是否可能为暴力杀人喝彩”成为筛选外国人能否入境的新标准。

从法律角度,美国政府拥有较大裁量权。签证是政府授予的特权而非权利,美国可以基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甚至价值考量来决定是否让外国人入境。因此,当外国人发表被视为“支持或合理化暴力”的言论时,美国政府完全有法律依据采取措施。
虽然官方没有点名其他语言,但根据目前签证申请必须提供个人各类社交媒体账号的政策,中文社交媒体同样可能成为证据。一旦内容被截图举报,就落入蓝道所说的“bring such comments to my attention”的范围。换句话说,即便是微信、微博上的嘲讽和辱骂,只要被跨语言、跨平台传播,也可能被美国官员采纳为依据,影响签证或居留资格。
这种不确定性让很多外国人更加谨慎,宁可避免讨论此类敏感话题,也不愿冒险触碰模糊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