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1日,共有962,284名学生通过Common App递交申请,总提交量达到4,716,352份,双双创下新高。
*图源CA
同期,注册Common App账号的数量为2,012,521个,同比上升3%。学生的投校范围持续扩大,人均申请数量由上一申请季的4.68所增至4.9所,整体竞争因此进一步加剧。
从整体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申请者正通过扩大申请范围来降低不确定性。
国际生早申明显下滑
在整体上扬的背景下,国际生却呈现下降趋势。今年仅有72,405名国际学生递交早申材料,比去年减少9%;反观美国本土申请者则上升了7%,达到889,879人。
*图源CA
分地区来看,亚洲依旧是国际生主要来源地,但今年早申人数仅41,373人,同比减少9%;非洲降幅更大,达到18%;欧洲下降6%;仅北美以外的美洲和大洋洲大致维持稳定。
*图源CA
国际生减少的原因较为明显:美国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再次升温,加之留学成本不断攀升、学位回报下降,以及其他留学目的地在政策和成本上更具可预期性,均促使部分家庭转向观望或放弃。
中国申请者保持稳定,印度跌幅明显
虽然国际生整体下降明显,但中国学生的早申数据依旧稳住了阵脚。截至11月1日,中国共有13,004名申请者通过Common App提交材料,与去年相比仅下降1%,几乎可以视为持平。相较国际生平均9%的跌幅,中国学生的稳定度更突出。
*图源CA
另一大生源国印度的变化则十分鲜明。今年印度申请人数同比下降14%,是主要生源国中跌幅最高的。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与中国学生的竞争压力,但并不意味着“名校更好申”。
*图源CA
从学校层级看,录取率低于25%的顶尖院校申请量虽然仅增长4%,增幅最小,但仍维持高竞争度;录取率处于25%–49%的学校增长12%,50%–74%区间增长13%,而录取率75%以上的学校也上涨了10%。国际申请者依旧集中冲击录取率最低的名校,该区间的国际申请降幅只有2%,说明优质国际生群体流失并不明显。
标化重新成为关键砝码,EA持续扩张
今年最明显的趋势之一,是标化成绩的全面回归。在早申阶段,共有543,844名学生递交SAT或ACT,比去年增加11%;选择不提交标化的反而减少了1%。
*图源CA
在名校重新强调标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选择提交成绩,以增强竞争力。对于有目标冲击名校的学生来说,标化正在从“可选项”变成“必选项”。
*图源CA
在不同早申轮次中,EA的增长最为突出,同比增长9%,不仅参与人数最多,也是扩张速度最快的一轮。由于EA不绑定录取,又能提前获取结果,加之大量TOP30–50院校开放EA,使其成为申请者的“低风险优先级”。
多所院校也表示,EA增速已超过RD,部分院校甚至出现EA挤压RD名额的情况。对于国际生而言,将院校放在RD往往意味着更高的不确定性,因为不少学校会在早申阶段锁定大部分席位。
申请热点区域集中,顶尖名校竞争不减
从地域分布来看,申请人数最多的仍是美国人口大州与教育资源集中州。德州位列第一,共有80,480名申请者;纽约州、佛罗里达州、伊利诺伊州和加州随后排开。
*图源CA
顶尖名校的竞争依旧集中在加州、纽约和马萨诸塞州。录取率低于25%的院校中,加州和纽约分别递交了53,314份和52,102份申请,而名校密集的马萨诸塞州提交量更是达到111,720份。
整体来看,今年申请季呈现三个核心特征:
-
一是顶尖名校的热度没有降温;
-
二是EA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申请通道;
-
三是SAT/ACT的重要性持续上升。
对于国际生,尤其是中国学生而言,虽然整体竞争格局出现变化,但名校段的竞争依旧高度集中,提前规划、合理布局申请策略仍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