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闽东之光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生活 > 正文

美联储如期按兵不动,强调“失业率和通胀上升的风险均已上升”

2025-05-08 09:17 央视新闻  -  391387

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美联储最新的议息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维持在4.25%-4.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此前3月,美联储同样维持上述利率不变,去年,美联储累计降息100个基点。

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尽管净出口的波动影响了数据,最近的指标表明,经济活动继续稳步扩张。关于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委员会注意到其双重任务面临的双面风险,并判断失业率和通胀上升的风险均已上升。

与3月议息声明相比,本次声明点明了净出口波动对数据的影响,并指出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同时新增“失业率和通胀上升的风险均已上升”的表述。

声明表示,在考虑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的幅度和时机进一步调整时,委员会将仔细评估未来的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和风险平衡。委员会将继续减持美国国债、机构债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委员会坚定地致力于支持最大限度的就业,以及将通胀恢复至2%这一目标。

本次议息决议获得全票通过。

以下是5月声明全文与3月声明的比较:

尽管净出口的波动影响了数据(本月新增),最近的指标表明,经济活动继续稳步扩张。近几个月来,失业率稳定在较低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良好。通胀保持了一定程度的高企。

委员会力图在长期内达成最大就业和2%的通胀目标。关于(3月原文:围绕在)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进一步(3月原文:已经)增加。委员会注意到其双重任务面临的双面风险,并判断失业率和通胀上升的风险均已上升(本月新增)

为支持其目标,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维持在4.25%-4.5%。在考虑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的幅度和时机进一步调整时,委员会将仔细评估未来的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和风险平衡。委员会将继续减持美国国债、机构债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删去3月原文:从4月开始,委员会将把美国国债每月赎回上限从250亿美元下调至50亿美元,以放缓其证券持有量下降的速度。委员会将维持机构债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每月350亿美元的赎回上限)。委员会坚定地致力于支持最大限度的就业,以及将通胀恢复至2%这一目标。

在评估合适的货币政策立场时,委员会将继续监控未来的经济数据的影响。如果风险的发生会阻碍达成委员会的双重目标,委员会会为调整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做好准备。委员会的评估将考虑到大量信息,包括劳动力市场指标、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指标、金融和国际形势发展的数据等。

投票赞成者包括:FOMC委员会主席(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H. Powell, Chairman);委员会副主席(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John C. Williams,Vice Chairman);(美联储理事)Michael S. Barr;(美联储理事)Michelle W. Bowman;(波士顿联储主席)Susan M. Collins;(美联储理事)Lisa D. Cook;(芝加哥联储主席)Austan D. Goolsbee;(美联储理事)Philip N. Jefferson;(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Neel Kashkari(本月新增);(美联储理事)Adriana D. Kugler;(圣路易斯联储主席)Alberto G. Musalem; [删去3月原文:(堪萨斯城联储主席)Jeffrey R. Schmid];(美联储理事)Christopher J. Waller(本月新增)(本月新增:Neel Kashkari在此次会议上作为候补成员投票。)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谈论美国经济
下一篇:美联储连续第三次维持利率不变,警示关税影响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