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闽东之光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生活 > 正文

警惕景区低价票背后的违法风险

2025-08-11 09:21 北京青年报  -  177889

  一种说法

  警惕景区低价票背后的违法风险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在一些二手平台,部分商家推出热门景区特价票,实则隐藏离谱操作。原价160元的某知名景区门票,一商家仅售57元。该商家表示:“我会为你制作一张教师证明,凭此在人工窗口换取特殊票。”记者之后咨询多个低价票商家,均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用于制作所谓“优惠证件”。

  随着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不少游客分享通过二手平台购买低价门票的经验帖,如伪造相关证件、被本地居民带进景区等离谱操作。这些商家钻了景区优惠政策的空子。大部分景区对教师、医护、残疾人等特定群体免票,某些景区对本地居民还额外实行门票减免政策。

  但现实情况是,不少想走“捷径”的游客被拦在景区大门之外。因为此前在二手平台购买的低价票,商家提供的P图资格证照片被景区核验时因无法通过官网验证被拒之门外。有游客称“再也不相信低价票了,这个钱真的不能省,被发现了非常尴尬”。

  一些商家推出的所谓景区特价票,实际上是利用伪造优惠证件套取门票,这不仅扰乱了景区正常的票务秩序,也侵害了其他游客的合法权益,甚至涉嫌违法犯罪。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将面临相应的法律处罚。消费者在未核实证件真实性的情况下,轻信卖家,最终导致无法正常进入景区,还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景区门票承载着景区管理和运营的重要功能。通过伪造证件获取低价门票,不仅损害了景区的经济利益,也对景区的管理和服务造成了冲击。这种行为还破坏了旅游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让那些遵守规则、正常购票的游客感到不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类似的违规售卖景区低价票的现象并非个例。一些商家公然在平台上发布信息,声称可以提供各种景区的低价门票,并承诺通过特殊渠道或伪造证件帮助游客入园。这反映出二手交易平台在监管方面存在一些漏洞,未能有效遏制此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为了维护景区正常秩序、保障游客合法权益,景区、平台及相关监管部门必须形成合力。景区应充分利用实名制购票系统及大数据技术,持续加大对优惠证件的核验力度,对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平台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平台上票务交易信息的审核和管理,及时清理违规信息,对违规商家采取封禁等措施;相关监管部门则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伪造证件、倒卖景区门票等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对于游客而言,需摒弃贪小便宜的心理。景区门票价格包含了景区的维护成本、服务价值以及生态保护费用等,违规逃票无异于窃取公共资源。与其冒险触碰法律红线,不如通过提前规划行程,关注“早鸟票”、购买联票折扣等官方优惠活动来合法省钱。

  在旅游过程中,每一次对规则的漠视、对法律的试探都在透支着社会的信任基础。唯有以敬畏之心对待规则,才能让“诗与远方”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生动注脚,才能营造出更为健康、有序、公平的旅游市场环境。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老妪临终房遭盗 詹乐霞援引《盗契法》提诉
下一篇:史岛手足口病病例激增 专家吁防范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