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闽东之光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生活 > 正文

9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2025-09-30 09:08 央视新闻  -  549472

1. 日韩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夏天”

日本和韩国气象部门9月1日通报,刚刚过去的三个月是这两个国家各自经历的有记录以来“最热夏天”。

日本气象厅称,日本6月至8月平均气温较往年均值高2.36摄氏度,是1898年有记录以来最高,且日本夏季气温已连续三年刷新纪录。日本消防厅数据显示,5月1日至8月24日,日本因高温不适就诊病例累计达84521人,而去年同期为83414人。韩国气象厅通报,6月至8月,韩国全国平均气温达25.7摄氏度,为1973年开始收集数据以来最高值,刷新去年夏天25.6摄氏度的纪录。韩国东部沿海城市江陵因高温遭遇持续干旱,在数周无雨后,该市已发布国家灾难状态并限制用水,其主要供水来源五峰山水库蓄水量已降至不足15%。

科学家认为,随着气候变暖加剧,全球性热浪正变得愈加剧烈且频繁。联合国有关机构8月曾警告,全球气温升高不仅对劳动者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削弱生产力。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发布的报告,在20摄氏度以上环境中,气温每上升1摄氏度,劳动生产率将下降2%至3%。

2. 暴雨持续,印尼巴厘岛等地爆发洪灾

受暴雨持续影响,印度尼西亚的旅游胜地巴厘岛等地发生洪灾。

印尼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数据显示,巴厘岛多地9月9日至10日的降雨量达到150毫米。据印尼国家抗灾署通报,9日晚开始的暴雨在巴厘岛4地引发洪灾。印尼雨季通常为11月至次年4月,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多发。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印尼雨季持续时间延长,降雨强度增加,引发的灾害也更为严重。

3. 世界气象组织: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恶性循环

世界气象组织9月5日发布报告说,空气质量与气候变化之间有密切关系,特别是由微小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对气候有着复杂影响。报告强调需要改进大气监测并制定更综合的政策,以保障人类和环境健康并减少农业和经济损失。

这份题为《空气质量与气候公报》的报告审视了2024年空气污染的趋势和地理分布,以及预测和预警方面的进展与挑战。报告指出,交通、工业和农业等活动以及野火和风沙扬尘等产生的微小颗粒物仍是危害健康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其中,野火是造成颗粒物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气候变暖这一问题预计还将加剧,对基础设施、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越来越大的风险。

报告认为,气溶胶对气候的作用非常复杂。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微小颗粒组成的分散系统,由于成分不同可能导致升温或降温。颜色较深的气溶胶(如由黑色或棕色含碳颗粒物组成)会使大气变暖,并融化其附着的冰雪或冰川;而更明亮的气溶胶(如由硫酸盐颗粒物组成)会反射太阳辐射,在它们以酸雨或酸雪方式沉降之前会暂时导致降温。报告还指出,一些地区冬季持续存在的雾霾已不再是简单的季节性天气现象,而是人类对环境影响不断升级的征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战略,例如在取暖、照明和公共交通系统推广使用更清洁的能源等。

4. 今夏高温、干旱及洪水显著影响欧洲经济表现

德国曼海姆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今年夏天的高温、干旱及洪水给欧洲的总增加值造成约430亿欧元损失。

研究人员对欧洲今年6月至8月的相关天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欧洲今夏有96个地区经历了热浪,195个地区遭遇干旱,53个地区受洪水影响。欧洲南部,如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希腊和法国南部受到的影响较大。其中,高温对法国的经济影响最为严重;洪水重创了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的经济。欧洲北部的丹麦、瑞典以及德国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极端天气特别是洪水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都在增加。

研究人员保守估计,上述极端天气事件将使受影响地区的总增加值在2025年减少430亿欧元,这还不包括野火、冰雹和风暴造成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正在影响欧洲的经济发展。如果极端天气今后持续出现,那么到2029年,高温、干旱及洪水给欧洲造成的相关损失将达到1260亿欧元。

5. 冰川消融 美国阿拉斯加州出现新岛

研究显示,随着美国阿拉斯加州一处冰川逐渐消融,当地形成了一座新的小岛。

阿拉斯加州东南部冰川湾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内原本有一座叫普罗山的小山,其东部与阿尔塞克等冰川相连,西部紧邻阿尔塞克湖。随着阿尔塞克冰川消融,湖泊不断扩大,如今环绕普罗山,以致形成新岛。小岛面积约5平方公里,最高点为300多米。长期监测冰川动向的美国尼科尔斯学院冰川学家毛里·佩尔托说,他通过卫星图像注意到,小岛出现于今年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园方资料显示,冰川湾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内有超过1000处冰川。据佩尔托介绍,阿拉斯加州多处冰川近年不断消融,但是形成新岛的情况并不多见。

6. 欧洲近年夏季高温致每年数万人死亡

一项9月22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医学》上的新研究显示,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欧洲夏季的高温天气每年都与数万人的死亡相关。

这项研究由西班牙巴塞罗那全球卫生研究所牵头,覆盖32个欧洲国家。研究显示,2022年至2024年,欧洲夏季与高温相关的死亡人数超过18.1万人,其中2024年夏季超过6.27万人。据估计,2024年夏季高温相关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为意大利,超过1.9万人;其次是西班牙,超过6700人;再次是德国、希腊和罗马尼亚。研究还显示,2022年至2024年,女性与老年群体的夏季高温相关死亡风险更高。研究人员表示,欧洲大陆的变暖速度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因此急需加强气候变化适应策略,包括开发新一代高温健康预警系统等。

7. 加州野火烧到红杉林,部分古树3000岁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谢拉国家林地的野火9日蔓延到麦金利红杉林,林中一些参天古木树龄达3000岁。

这片红杉林位于旧金山东南约300公里处,有大约165棵红杉。最近几天,消防员在红杉林里采取了一些防火措施,包括在地面铺设喷淋装置以增加地面湿度、用防火毯包裹树干、清除树周围的可燃物。不过,仍有几棵树的树冠沾上火星后起火。消防部门已经派人携带特制攀爬工具去灭火。弗雷斯诺县消防部门负责人杰伊·特雷西说,代号“加尼特”的这场野火8月24日由闪电引发,9月7日夜或8日凌晨蔓延到占地40公顷的麦金利红杉林东南侧。

适度的野火有利于红杉树繁衍,可以促使它们的球果开裂,释放种子。火还能起到清理地面的作用,使种子得以落在肥沃的土壤中生根并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光照。弗雷斯诺县以东近100公里处的草地和树木被野火点燃,过火面积达220平方公里。截至9日,只有14%的火势得到控制。

8. 美国气候政策转向拖累全球气候治理

英国《卫报》等多家媒体近期指出,今年上半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激增,导致全球排放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一项新预测说,美国新一届政府气候政策突然转向支持化石燃料将拖累全球气候治理。

《卫报》日前引用美国荣鼎咨询公司发布的最新预测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该国能源和气候政策出现了近些年来“最急剧的转变”,将使美国减排速度降至过去20年所实现速度的一半,对全球气候危机产生深远影响。荣鼎咨询公司发现,在最好的情况下,即化石燃料变得更加昂贵,廉价的可再生能源得到迅速部署,到2040年,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只能减少43%,远低于美国上届政府承诺到2035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61%至66%的目标。而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即清洁能源发展严重受到经济和政治因素制约,到本世纪30年代末,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甚至可能有所上升。

9. 气候变暖导致加拿大北极海域出现入侵物种藤壶

一个国际团队日前报告,在加拿大北极海域发现了一种藤壶入侵的证据,这说明随着气候变暖,相关海域已不再冷到足以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英国南极考察处研究人员和加拿大同行在新一期《全球变化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利用可从水样中识别不同物种留下遗传物质的“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在加拿大北极海域采集的水样中发现了致密纹藤壶的遗传物质。致密纹藤壶是在欧洲海域和太平洋广泛存在的物种,它可在船舶、管道和其他基础设施中导致生物污损。

研究人员介绍,加拿大的北极海域长期凭借冷水阻止入侵物种向北迁移并建立种群。但气候变化使北极海域快速变暖,海冰减少促成新的航线开通,船舶数量不断增加,来自其他海域的物种可能随之入侵。由于当地水温升高,入侵物种相比过去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并建立种群。

10. 热带地区植树对改善气候效果更佳

多植树有助为地球降温,但植树的位置很重要。美国、英国等国研究人员近日发表论文说,在热带地区植树能带来更佳的气候效益,因为那里的树木一年四季常青,能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并通过蒸腾作用冷却空气。

研究人员分析说,树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水分沿着树干运输到树叶。当树叶上的气孔打开,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时,部分水分会蒸发到空气中。这一过程不仅冷却了地表空气,也让树木自身降温,就像人类出汗给身体降温一样。在热带许多地区,树木几乎一直都有水源可用,从而增加了蒸腾作用。在某些情况下,树木可以起到抑制火灾的作用。在热带稀树草原,树木比草更耐火。但在加拿大部分地区和美国东北部等非热带地区,树木可能会因吸收过多阳光而导致更多火灾,并削弱降温效果。

研究人员表示,这并不是让人们砍掉高纬度地区的树,因为它们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有多重益处,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冷却周边环境。人们需要在每个区域都找到一个“刚刚好”的植树平衡点,只有合适的树木数量才能带来更强、更积极的气候效应。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全球对冲基金一哥”警告通胀粘性:不要低估3%通胀率的伤害
下一篇:德国考虑禁止16岁以下人群使用社交媒体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