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闽东之光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投资 > 正文

外媒:中国在这个领域领先,令美国不安

2025-08-15 17:44 中国新闻网  -  469548

今年以来,中国AI领域进展不断:1月,备受赞誉的DeepSeek及其R1推理模型横空出世;随后阿里巴巴的通义Qwen加入战局;7月以来,月之暗面、智谱AI、MiniMax等模型密集涌现。这些模型均提供免费下载和修改版本,推动中国AI技术在全球加速落地。

8月15日,华尔街日报最新分析文章指出,中国在开源人工智能领域的迅猛发展,令美国公司和政策制定者警觉,他们担心美国模型可能会被超越。

面对压力,此前坚持闭源的美国公司开始转向。8月初,ChatGPT开发商OpenAI发布了其首个开源模型gpt-oss。特朗普政府在7月发布的AI行动计划中坦承,开源模型“可能在某些商业领域和学术研究中成为全球标准”,并呼吁美国建立“基于美国价值观的领先开放模型”。

技术发展史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个行业在起步阶段群雄逐鹿,最终演变成少数几家公司的垄断或寡头垄断。微软(Microsoft)的桌面Windows操作系统、谷歌(Google)的搜索引擎,以及用于智能手机的iOS和Android操作系统,都只是其中的几个例子。

历史还告诉我们,成为行业标准的争夺战不一定由技术最先进的参与者赢得。易得性和灵活性也发挥着作用,这正是中国在开源AI领域的进展令美国担忧的原因。

开源崛起,中国AI集群冲击全球格局

开源模式正成为中国AI出海的利器。研究公司Omdia分析师Lian Jye Su指出,出于对美国技术断供的担忧,中国正将开源项目作为战略后备资源。

技术层面的竞争则更为直接:研究公司Artificial Analysis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以来,中国顶尖开源模型的综合性能已超越美国同行。其中阿里巴巴Qwen3的某个版本在数学、编码等能力评测中优于OpenAI的gpt-oss模型。

不过技术优势伴随代价。Qwen模型的参数量近乎OpenAI模型的两倍,处理简单任务时可能消耗更多算力。OpenAI则强调其开源模型在推理任务上优于同等规模竞品,实现了低成本高效运行。

商业落地,企业用户用脚投票

开源模型正快速渗透企业级市场。新加坡华侨银行基于开源模型开发了约30种内部工具:用谷歌Gemma总结文件,借通义Qwen辅助编程,靠DeepSeek分析市场趋势。该行技术主管唐纳德·麦克唐纳透露:“我们同时使用约10个开源模型,持续追踪新模型发布,确保不被单一供应商锁定。”

地域适用性成为关键优势。日本工程师宇佐美信一为零售客户开发客服聊天机器人时,放弃了美国模型选择阿里巴巴Qwen。他表示美国模型“有时难以理解用户隐含意图,回答不够礼貌”,而Qwen能更好把握文化细微差别。工程师们发现,训练数据更侧重中文的中国模型,在理解亚洲语言及文化语境上表现突出。

面对激烈竞争,中国AI企业策略明确。86Research科技分析师Charlie Chai指出,相比即时收益,中国企业更注重用户粘性培养。大型科技公司正通过云服务等增值业务将用户基础转化为收入,而初创企业的窗口期正在缩短。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美国财长要挟日本降息?日方回应
下一篇:投资大佬泰珀减持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砍掉拼多多一半仓位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